请教:滴定管修正值计算公式

2025-04-14 19:39:49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V=V1-m/K×1000

式中:△V-校正值,mL;V1-滴定管的读数,mL;m-称出水的质量,g;K-校准温度下1L水的质量,g。

滴定管在使用前按本规程进行校正,不合格不得使用。

先用洁净烧杯盛接适量蒸馏水放置于天平室内,插入温度计观测温度。

将校正用的蒸馏水、锥形瓶、滴定管在天平室内的滴定台上放置一段时间,使水温和室温相差不超过0.1℃。

扩展资料:

滴定管是滴定时,准确测量标准溶液体积用的仪器,分为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 

酸式滴定管下端带有旋塞,也已用来装酸性,中性,和氧化性溶液,但不可用来装碱性溶液,以免碱性溶液腐蚀玻璃旋塞而造成粘连,使滴定管无法使用。碱式滴定管可以用来装碱性或中性溶液,但不可装具有氧化性的溶液(如KMnO4溶液,AgNO3溶液等)。 

在选择滴定管的颜色是,需要避光,防止氧化的溶液应选择棕色滴定管,除此以外可选择白色滴定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滴定管

回答2:

△V=V1-m/K×1000

式中:

△V-校正值,mL;

V1-滴定管的读数,mL;

m-称出水的质量,g;

K-校准温度下1L水的质量,g。

滴定管在使用前按本规程进行校正,不合格不得使用。

先用洁净烧杯盛接适量蒸馏水放置于天平室内,插入温度计观测温度。

将校正用的蒸馏水、锥形瓶、滴定管在天平室内的滴定台上放置一段时间,使水温和室温相差不超过0.1℃。

扩展资料:

用于准确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仪器, 能称准到0.01mL。带玻璃活塞的滴定管为酸式滴定管,带有内装玻璃球的橡皮管的滴定管为碱式滴定管。使用注意事项:

①酸式、碱式滴定管不能混用,酸式滴定管装酸性物质和大多数中性物质(尤其是强氧化剂),碱式滴定管装碱性物质(包括碱和碱性盐)。 

②装液前要用洗液、水依次冲洗干净,并要用待装的溶液润洗滴定管。

③调整液面时,应使滴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使液面保持在“0”或“0”以下的某一定刻度。读数时视线与管内液面的最凹点保持水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滴定管

回答3:

滴 定 管 校 正
4.1.总则

4.1.1滴定管在使用前按本规程进行校正,不合格不得使用。
4.1.2先用洁净烧杯盛接适量蒸馏水放置于天平室内,插入温度计观测温度。
4.1.3将校正用的蒸馏水、锥形瓶、滴定管在天平室内的滴定台上放置一段时间,使水温和室温相差不超过0.1℃。
4.1.4待校正的滴定管应洗至内壁不挂水珠,并自然干燥。
4.1.5如室温有变化,须在每次放下时,记录水的温度。
4.1.6称量水质量所用天平应为万分之一天平。

4.1.7温度计精度0.1℃。

4.2 校正方法

4.2.1将已经清洁处理的滴定管垂直夹在滴定管架上,活塞芯上涂一层薄而均匀的油脂,使其不漏水。

4.2.2加入与室温达到平衡的蒸馏水,至液面在零刻度上5mm处,驱除活塞下的气泡。

4.2.3取50mL具塞锥形瓶,擦干瓶外壁、瓶口,在分析天平上称其质量。

4.2.4将滴定管的水面(弯月面)调节到正好在0.00刻度处,用已干燥的烧杯与滴定管尖接触除去残留的的水滴。

4.2.5按滴定时常用的速度(10mL/min,水流出不可连成线,保持逐滴滴下。)放出水到预先称量过干燥的锥形瓶中,到5.00mL刻度。用锥形瓶壁碰去滴定管尖端的残留水滴,称量。

4.2.6滴定管重新充水至0.00刻度,用同样的方法测定出滴定管在0.00~10.00、0.00~15.00、0.00~20.00、0.00~25.00、0.00~30.00、0.00~35.00、0.00~40.00、0.00~45.00、0.00~50.00刻度间放出水的质量。每个点作两次平行测定,所称得水的质量之差不应大于10mg。

注意:在放水时将滴定管的尖端和锥形瓶壁接触,防止水珠飞溅。

4.2.7由表1查得校准温度下,1L水的质量,按式(1)计算出滴定管所测各段水的校正值。

△V=V1-m/K×1000……………… (1)

式中:

△V—校正值,mL;

V1—滴定管的读数,mL;

m—称出水的质量,g;

K—校准温度下1L水的质量,g。

回答4:

经过检验的滴定管的修正值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用画曲线的方法来求得各点的修正值。
一支经过检验的滴定管基本上会有0、10、15、20(或25)、30、40、50ml等各整数值处的修正值数据。你可以在小方格纸上,以滴定管的体积为横坐标轴,以修正值为纵坐标轴,将各整数点的修正值数据描在坐标图上,并将各点依次连成一条曲线,这条曲线就是该滴定管的修正曲线。使用时只要将实际体积在曲线上一查,就可以知道该体积时的修正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