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财富都在豪绅手中,也就是士族手中,当时崇祯向属下官员借钱募捐,可是只募捐了很少的钱,不过后来李自成进北京反而获得了大量的金钱和粮草。就是亏了国家肥了士族阶级,这个阶级又不管国家的死活。国家不能有效使用财富,士族的财富又不动用,最后都被强力的抢走,反而危害国家。
到这个问题,我就知道很多人又要把朱元璋拉出来吊打一次,认为朱元璋的祖制是明朝财政危机的根源。
然而,朱元璋的祖制里还有官员不得贪污,还有后宫不得干政,还有废除锦衣卫等等,怎么这时又不拿祖制说事了。说白了,祖制就是一张皮,祖制下面利益的碰撞才是根本。符合利益时,拿祖制披着,不符合时,扔到一边。祖制一张皮能负的了这么大责任吗?违反了祖制,朱元璋还能从孝陵爬出来砍死他吗?
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一代人也只负一代人的责。朱元璋负不了这个责,就像孔子也负不了近代中国落后的责一样。他们都死了,他们的祖制,他们的思想还不是任人摆布,随意编造。至少,在朱元璋手上,明朝是强盛的。后世如何,不管朱元璋再怎么想江山永固,实际上他管不了,正如他一死,建文帝就开始削藩,朱棣就开始造反。朱元璋管不到两百年后,他也负不了那个责。
那么为什么明末财政陷入困难?我认为是天灾人祸吧。
一是后代皇帝无能,压不住朝廷官员和普天下的士绅,土地兼并严重,大地主却不用交税,江南商业兴旺,商人却基本不用交税。这不是朝廷忽视了这一块或者不想收,而是皇帝无能,压不住这些官员士绅了,皇帝的命令到了下面已经不管用了,而且往往地方官员与士绅勾结,盘剥小民,趁机兼并土地。说到底,明朝积重难返,气数已尽了。
二是官员士绅贪婪无耻,那些官员们难道不知道问题所在吗?不,除了皇帝,哪个官员不是从民间来的,他们哪个不知道问题在哪?说到底,还是利益。宋真宗说得好啊,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后来李自成把他们拎出来狠狠地放了血,那是他们活该。
三是经过近两千年,中国的封建制度快到头了。要不是清军入关,后来怎样还很难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明末的朝廷明显已经不适应时代了,积重难返,早晚要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