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画家理查德·汉密尔顿(Richard Hamilton)曾把波普艺术的特点归纳为普及的(为大众设计的)、短暂的(短期方案)、易忘的、低廉的、大量生产的、年轻的(对象是青年),浮华的、性感的、骗人的玩意儿,有魅力和大企业式的。
波普艺术特殊的地方在于它对于流行时尚有相当特别而且长久的影响力。不少服装设计,平面设计师都直接或间接的从波普艺术中取得或剽窃灵感。
波普艺术其创作特征是直接借用产生于商业社会的文化符号,进而从中升华出艺术的主题。它的出现不但破坏了艺术一向遵循的高雅与低俗之分,还使艺术创作的走向发生了质的变化。
扩展资料:
一、波普艺术简介:
波普艺术 一种主要源于商业美术形式的艺术风格(亦称新写实主义和新达达),其特点是将大众文化的一些细节,如连环画、快餐及印有商标的包装进行放大复制。
波普艺术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纽约发展起来,此时它所反对的抽象表现主义正处于最后的繁荣时期。60年代中期,波普艺术代替了抽象表现主义而成为主流的前卫艺术。在60年代后期,波普艺术开始让位于极简主义艺术(MINIMAL ART)和硬边画(HARD-EDGE PAINTING)。
二、名称由来:
1956年,独立团体举行了画展“此即明日”(This is Tomorrow),其中展出了理查德·汉密尔顿的一幅拼贴画《究竟是什么使今日家庭如此不同、如此吸引人呢?》(Just what is it that makes today's homes so different, so appealing?)。
画里有药品杂志上剪下来的肌肉发达的半裸男人,手里拿着像网球拍般巨大的棒棒糖;有性感的半裸女郎,其乳头上还贴着闪闪发光的小金属片;室内墙上挂着当时的通俗漫画《青春浪漫》(Young Romance),并加了镜框。
桌上放着一块包装好的“罗杰基斯特”牌火腿;还有电视机、录音机、吸尘器、台灯等现代家庭必需品,灯罩上印着“福特”标志;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外边街道上的巨大电影广告的局部……这一切都可以通过那个半裸男人手中棒棒糖上印着的三个大写字母得到解释:POP。该词来自于英文的“popular”,在汉语中一般地音译为“波普”。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波普艺术
普及的(为大众设计的)、短暂的(短期方案)、易忘的、低廉的、大量生产的、年轻的(对象是青年),浮华的、性感的、骗人的玩意儿,有魅力和大企业式的。
波普艺术同时也是一些讽刺,市侩贪婪本性的延伸。简单来说,波普艺术是当今较底层艺术市场的前身。波普艺术家大量复制印刷的艺术品造成了相当多评论。早期某些波普艺术家力争博物馆典藏或赞助的机会。并使用很多廉价颜料创作,作品不久之后就无法保存。这也引起一些争议。
波普由来:
“波普”(Pop)也是“棒棒糖”(Lollypop,Lolly是舌头,Pop是涂抹)的一个简化口语词,可追溯至十八世纪。表示可口可乐之类的“汽水”(Soda Pop)一词,大致也是那个时期产生的(这里的Pop可能是指瓶子开启的声音)。无论如何,我们都可以看到轻松愉快的享乐和渴求欲念的转化。
一般认为,波普艺术是从1950年代中后期开始,首先在英国由一群自称“独立团体”的艺术家、批评家和建筑师引发,他们对于新兴的都市大众文化十分感兴趣,以各种大众消费品进行创作。
波普艺术的兴起反映了战后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的社会与文化价值观,力图表现自我,追求标新立异的心理。二战以后出生的新一代对于当时冷漠缺乏人情味/风格单调的现代主义/国际主义设计十分反感,他们希望有自己的设计风格,代表心得消费观念,新的文化认同立场,新的自我表现中心。
他们喜爱的是明快突出的色彩,强烈的对比。
从波普艺术的时代背景中就可以看出,在艺术形式上,波普艺术的表现方式会很丰富,并不会拘泥于某种单一的表现方式,并且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
波普艺术是首个与商业艺术接轨的艺术类型,这就造就了波普艺术的功利性,会有意识的向着大众最受欢迎的方面靠拢,赢得更多人的关注和喜爱。
从波普艺术对现代广告招贴,服装设计有很深的影响,这是波普艺术流行性的体现。
波普艺术的发展深受现代大众文化的影响,这使得波普艺术更亲民。但同时他也具有大众文化的某些特点,节奏快,可复制性强,大众化 ,低成本。
之前因为作业关注过一些波普艺术的东西,我理解的暂时就这些,希望可以帮到你。
流行的(面向大众而设计的),年轻人的(以青年为目标),廉价的,批量生产的,魅惑人的,大商业,性感的,恶搞的,诙谐风趣的,转瞬即逝的(短期方案),可随意消耗的(易忘的)。
这是我查到的关于波普艺术的开创者理查德汉密尔顿总结的波普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