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用于冷库的制冷剂主要是氨和氟利昂。其中氨的用量最普遍,氟利昂有:F-11、F-12、F-13、F-22等几种。常见制冷剂的性能见表5-1。
" role="table
表5-1 常见制冷剂性能
" role="table
表5-1 常见制冷剂性能(续)-1
" role="table
表5-1 常见制冷剂性能(续)-2
冷库制冷剂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原生代以氨和二氧化碳等自然矿质为主;2、含氯的合成制冷剂即CFCS(R11,R12,R114等)和HCFCS(R22等);3、环保工质,绿色工质(R134a,R404a,R507a,R407c,R410a等)。
前两种冷库制冷剂对臭氧层破坏很大,第三种会产生温室效应。
第四代冷库制冷剂的发展方向上,存在两个方向,一个是寻找更难合成的新化合物,另一个是退回第一代制冷剂,即自然工质。从近十年替代物的发展看,无论从理论上或是实践上,很难找到一种不影响环境的完全理想的替代物,高效、安全且价格不贵。因此,许多专家提出,第四代制冷剂退回自然工质是必然趋势。自然工质主要包括氨、二氧化碳及丙烷等碳氢化合物,还包括水、空气以及用于低温制冷的甲烷、氦,氮等
目前采用氨制冷剂是主流,今后氨仍然将是主要制冷剂,采用氨制冷剂的关键是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