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离世后,为什么要用白布将脸盖住呢?

2025-04-05 00:13:08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生老病死是大自然的自然规律,谁都不能逆转,虽说历朝历代的帝王都在寻找长生,但终究难逃一死,但仔细观察一下,你就会发现,人去世之后,亲属往往都会用白布盖住死者的的脸,从古至今,这个习俗依旧还在沿用,这又是为什么呢?

《周礼》是各大礼仪的集大成者,最早的丧葬也是出自西周时期,《周礼·春官·大宗伯》记载:“以凶礼哀邦国之忧,以丧礼哀死亡。”而丧葬礼仪在《周礼》当中又十分繁琐,光是“五服”就必须按照亲属地位不同穿戴,然而在西周时期并没有出现盖脸一说。

春秋时期的葬制对西周的一些遗漏也做了补充,比如下葬的期限,《礼记·五制》中记载:天子七日而殡,七月而葬;诸侯五日而殡,五月而葬;大夫、士、庶人三日而殡,三月而葬。根据地位不同下葬的时间也不同,而盖脸又称为:“苫脸纸”。

这个词还得从夫差和伍子胥说起,伍子胥是吴国夫差的大夫,公元前494年,勾践出兵攻打吴国,两军在夫椒决战,勾践大败,向夫差投降,伍子胥见勾践能坚韧吃苦,是一个大祸害,就提议除掉勾践,但夫差不听,继续北伐齐国。

伍子胥多次进言无果,夫差对他更加不信任,从而重用太宰伯嚭,太宰伯嚭想要彻底掌权,就诬陷伍子胥想要谋反,伍子胥本就多次惹怒夫差,夫差就赐剑让他自杀,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伍子胥也是无力回天。

勾践在卧薪尝胆之后,变法图强,公元前473年勾践攻破吴国,勾践本想将夫差流放到甬东,给他百户人家让他养老,但夫差说:“我老了,不能再侍奉越王。我后悔不听子胥之言,我死后盖住我的脸,我无脸面对他”于是拔剑自刎。

自从有了夫差自缢之后,“苫脸纸”就慢慢的传了下来,由于古人对于鬼神有着敬畏之心,所有盖脸也有让人安息的意思,不过从科技的角度来看,其中也有三点重要的原因。

第一,是古代医疗技术落后,容易误判死亡,当时为了防止假死就在脸上盖上一张轻薄的黄纸或者白纸,人若是没死,纸张就会因为微弱的呼吸而晃动,但由于呼出的气形容形成水蒸气,会打湿黄纸,因此就演变成了白布。

其二,是为了防止细菌的扩散,从医学的角度上来讲,人死后失去了免疫能力,身体细菌会增加,盖住脸的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细菌,第三就是为了不让家属受到惊吓,亲人离世本就让人悲痛,见到尸体往往会更加伤心,因此出于科学和道德,才盖上了白布。

回答2:

为什么人去世后,要用白布把脸盖住?答案你可能不信

回答3:

人去世后,尸体会慢慢的僵硬,人的表情也会慢慢变得不好看,再者还有一些尸体非正常死亡,面部会更加狰狞吓人,用白布盖着让亲人不再对死者的逝去更加难受,也能更好的尊重死者。

回答4:

因为这种做法是对逝去之人的一种尊重,白布比较干净,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

回答5:

因为自古以来在人们的观念中,红色代表喜庆红红火火的意思,白色就代表了丧事,用白布将脸盖住,主要是想让死者不再受到打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