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一下这几个天文学专业术语

寒武纪生物大爆炸中子星超新星爆炸
2024-11-16 16:27:27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不想复制那么多,你看起来也麻烦,以下是我总结的:

寒武纪生物大爆炸:它是指当时的一个时期,许许多多生物突然整齐的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它们的出现至今使我们无法解释的,一个解释就是当时空气中有了养气。

中子星:我们直到物质由分子组成的,原子时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我们也知道,当一个星体大到一定程度时,它会发生发生像中间塌缩的现象。中子星是超级大恒星爆炸之后的产物,它中心压缩的压力很大,大到把电子压缩到原子核内部,中子星的极限就是黑洞。

超新星爆炸:它是指大的恒星,至少比太阳大八倍以上。太阳质量小,它只能维持氦原子核的聚变,而大八倍以上的恒星就会使聚变一往无前,就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种元素构成,但达到铁元素时,由于铁元素很稳定,聚变不放出能量,导致整个体系中间失去支撑,于是整个恒星粉碎性爆炸,这就是超新星爆炸。它缔造了宇宙中所有的元素。感谢它。

回答2:

简单解释一下寒武纪生命大爆炸:

这一名词指的是在寒武纪早期(5.7亿年前),地球上的生物在短短几百万年内无任何化石征兆地突然出现。如图,这是寒武纪澄江的浅海

回答3:

物种急剧增多;死亡恒星自身引力使星体内质子与电子全被压合成中子;3恒星死亡时防止变黑洞而抛出多余质量

回答4:

环境捻捻转项目

回答5:

寒武纪生物大爆炸:
大约6亿年前,在地质学上称做寒武纪的开始,绝大多数无脊椎动物门在几百万年的很短时间内出现了。这种几乎是“同时”地、“突然”地出现在寒武纪地层中门类众多的无脊椎动物化石(节肢动物、软体动物、腕足动物和环节动物等),而在寒武纪之前更为古老的地层中长期以来却找不到动物化石的现象,被古生物学家称作“寒武纪生命大爆发”,达尔文在其《物种起源》的著作中提到了这一事实,并大感迷惑。他认为这一事实会被用做反对其进化论的有力证据。但他同时解释到,寒武纪的动物一定是来自前寒武纪动物的祖先,是经过很长时间的进化过程产生的;寒武纪动物化石出现的“突然性”和前寒武纪动物化石的缺乏,是由于地质记录的不完全或是由于老地层淹没在海洋中的缘故。
中子星,
是恒星演化到末期,经由重力崩溃发生超新星爆炸之后,可能成为的少数终点之一。恒星在核心的氢于核聚变反应中耗尽,完全转变成铁时便无法从核聚变中获得能量。失去热辐射压力支撑的外围物质受重力牵引会急速向核心坠落,有可能导致外壳的动能转化为热能向外爆发产生超新星爆炸,或者根据局恒星质量的不同,整个恒星被压缩成白矮星、中子星以至黑洞。白矮星被压缩成中子星的过程中恒星遭受剧烈的压缩使其组成物质中的电子并入质子转化成中子,直径大约只有十余公里,但上头一立方厘米的物质便可重达十亿吨,且旋转速度极快,而由于其磁轴和自转轴并不重合,磁场旋转时所产生的无线电波可能会以一明一灭的方式传到地球,有如人眨眼,故又译作波霎。
中子星的密度为10的11次方千克/立方厘米, 也就是每立方厘米的质量竟为一亿吨之巨。中子星是除黑洞外密度最大的星体,同黑洞一样,也是20世纪60年代最重大的发现之一。 乒乓球大小的中子星相当于地球上一座山的重量。这是20世纪激动人心的重大发现,为人类探索自然开辟了新的领域,而且对现代物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上世纪60年代天文学的四大发现之一。
超新星爆炸
有时在某一星区突然看到一颗原来没有的亮恒星,经过几天到几个月,它又慢慢看不见了。因此,古人就把这类星叫新星。其实,它不是“新产生”的恒星,而是原来就有一颗可能是暗弱的恒星。由于它突然爆发,向外抛射大量物质,光度大增,在一两天内光度增加十几个星等,也就是亮度增长几万倍,使人们误认为“新产生”了恒星。超新星。在大质量恒星演化到晚期,内部不能产生新的能量,巨大的引力将整个星体迅速向中心坍缩,将中心物质都压成中子状态,形成中子星,而外层下坍的物质遇到这坚硬的“中子核”反弹引起爆炸。这就成为超新星爆发,质量更大时,中心更可形成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