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称深海盆地。大洋盆地中特别平坦的部分。底部坡度为1/1000~1/10000。地壳厚度6~8公里左右,属大洋型地壳。盆地中平均堆积厚度为1公里。沉积物来源于大陆架,由浊流通过大陆坡堆积于大洋盆地中最低部位。1947年对中大西洋海岭调查,首次运用水下声纳装置进行海底连续测深,发现了深海平原。1948年瑞典深海考察队用同样技术在印度洋中也发现深海平原。以后在其它大洋中也陆续发现。深海平原最常见于大陆隆的向海一侧,终止于深海丘陵的向陆一侧。在有海槽存在的地方,如中、南美洲的西海岸,常有槽底深海平原存在,而在海槽向海一侧,缺乏深海平原。深海平原也可突然终止于有深海隙(abyssal gap)出现的地方。在大洋岛屿或群岛岸外的深海平原也称为群岛平原(archipelagic plain)。中国南海中部深海平原,纵长1500公里,最宽处825公里,地形自西北向东南微倾,平原北部水深3400米,向南部增至4200米,平均坡度0°10′~0°14′,北部地形更平坦,平均坡度仅0°04′~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