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是《水浒传》中最被人们所熟知的人物,作者施耐庵在武松身上也花了很多的笔墨。在108位梁山好汉中,武松也是为数不多可以真正称为“好汉”的人物之一。那么,武功高强又讲义气的武松,为何在听到大哥宋江被毒死的消息后,却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伤心之处?宋江和武松都是当年在梁山聚义的好兄弟,按理说宋江被毒死,身为兄弟的武松不说帮宋江报仇,至少也要感到悲痛吧?为何武松不但不悲痛,反而像得到解脱了一样,只是冷冷的说出了六个字:一切都结束了。
很多人可能觉得武松冷酷。毕竟宋江被毒死之后,吴用他们都跟着上吊了。为何武松的反应却如此冷淡?其实这也不能怪武松。在武松的心里,宋江的死对残存的梁山好汉来说,确实是一种解脱。只有宋江死了,剩下的梁山好汉们,才能真正的逃脱宋江的魔掌,才能避免沦为宋江官路晋升的踏脚石。
当初宋江提议招安的时候,武松就不同意。可是武松不同意不要紧,宋江有的是办法让其他的梁山好汉同意。在宋江的口中,把招安描绘成了“封妻荫子”的大好前程,好像只要投靠朝廷之后,过往的一切朝廷都不会计较一样。可是宋江却没有料到,在被朝廷利用完之后,第一个被秋后算账的就是他宋江。
武松和鲁智深一样都不赞同招安,可是二龙山的其他弟兄们却被宋江描绘的大好前程给吸引了。既然这样的话,那武松就算百般不愿,也只能跟着兄弟们随宋江一起投靠朝廷。然后跟着宋江征讨辽国,打完辽国打田虎,田虎打完又去打王庆,最后在打方腊的时候,付出了一条手臂的代价。宋江带着一帮梁山好汉东征西讨,纯粹是为了能够得到高官厚禄,最不济也要留名青史。而武松之所以跟着宋江一路打过去,并不是想要得到朝廷的高官厚禄,武松完全是为了自己的那帮兄弟们。
在打完方腊之后宋江准备班师回朝,去领取朝廷允诺的高官厚禄。此时武松已经成了断臂之人,于是就跟宋江表示,自己已经成了残废,留在六和寺养老就算了。宋江听了武松这话,也没有出言挽留,只是说了一句:“任从你心”。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在平完方腊之后,断臂武松在宋江眼里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所以宋江也懒得用以前“好言相劝苦苦挽留”的那一套了。
在平定方腊的过程中,梁山好汉战死了59人,关键是这些好汉死的还一点价值都没有。如果是在对抗外敌的过程中死去,好歹能落一个抵御外辱的美名。跟同样是农民起义的方腊死磕,除了成全宋江所谓的“忠义”之外,可以说死的是毫无价值。后来在班师回朝的过程中,梁山好汉又病死了10人。武松当年二龙山的那些弟兄,基本上算是死的差不多了。武松守着瘫痪在床的林冲,两个人在六和寺相依为命,结果半年之后林冲也死了。
曾经梁山聚义的兄弟们,一个一个死在武松眼前,这让武松的心里充满了悲哀。当宋江的死讯传来时,武松已经是麻木了。毕竟,相对于死去的几十位梁山好汉来说,宋江的死可以说是咎由自取。宋江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把梁山好汉们引上了绝路。在听到宋江死讯的时候,武松心里面当然不会伤心了,也只有宋江的死,才能结束梁山好汉们的凄惨命运。所以武松才会说出“一切都结束了”这六个字。在宋江死后,武松隐居在六和寺内,一直活到了80岁,也算是得了个善终。
说明他不但不伤心,还知道这一天迟早会到来。他早就和宋江不和,他十分痛恨朝廷,宋江却一心想着去当官。而他深知这样的宋江不会有好下场,事实果如他料,所以他冷冷地说:一切都结束了。
这句话就是“一切都结束了”。他不伤心也是理所当然的,当初上梁山就是被逼无奈,后来两个人三观有明显不同,所以渐渐疏远。
因为宋江愿意接受朝廷招安,想要利用梁山好汉们替他东征西讨,得到高官厚禄,武松认为只有宋江死了,其他人才能得到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