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复述

300字的作文
2024-11-18 20:25:58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14、开国大典
  上海市奉贤区解放路小学 孙美红
  关于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在阅读的过程中正确认读生字,理解并积累相关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能简要复述四个激动人心的场面。
  3、能背诵课文第7、8节。
  4、能抓住文中重点词句的理解,感受开国大典的庄严、热烈、隆重,体会人们的喜悦心情和对新中国的热爱之情。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二、重点和难点
  1、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复述文中激动人心的场面,并能背诵7、8小节。
  2、通过文中重点词句的理解,感受到开国大典的庄严、热烈、隆重,体会人们的喜悦心情和对新中国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准备
  1、教师:生字卡片,相应的课件,课文朗读录音。
  2、学生:预习课文,认读生字,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词语。
  四、教学过程
  (一)媒体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开国大典》的电影片断。
  2、启发谈话:看了影片,你知道了些什么?(学生畅谈)
  3、师小结后出示句子:
  1949年10月 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举行典礼。
  (1)指名读。
  (2)师: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刻骨铭心的日子;这一天,中华人民共和国终于成立了。
  (3)指导朗读句子。
  4、师:这一天,在首都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举行的是一场怎样的开国典礼?(盛大、庄严、隆重、热烈、规模宏大……)
  5、(板书:14、开国大典)强调“大”,充满激情地读课题。
  说明:
  由于本课的开国大典距现在学生的生活较久远,学生们学起来有陌生感。因此,课开始,我就运用媒体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引导学生了解当时的盛况,感受当时那激动人心的场面,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产生了作为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强烈骄傲感和自豪感。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
  思考:开国大典写了哪几个激动人心的场面?并标出相关小节。
  2、交流,归纳板书:
  入场(1—4)、典礼(5—10)、阅兵式(11—13)、群众游行(14—16)
  说明:
  课文是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先后顺序来描写,篇幅较长,记叙详实,条理清晰。因此,让学生在充分自读的基础上,理清脉络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三)研读“入场”,深入感悟。
  引入: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的开国大典是那样的庄严、隆重、热烈,课文那些语句可让我们感受到?
  1、轻声朗读1—4小节,用直线划出有关语句。
  2、交流,随机出示:
  预设重点一:从1、4小节到会人员的众多、面广中感受。
  (1)引读:参加开国大典的领导有 ,民主人士有 ,群众代表有 , 总数达 。观礼台上还有 。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汇集到了天安门广场,早上6点钟起,就有 。人们有的 ,有的 。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
  (2)学习生字:擎(读准音:qínɡ,理解意思)
  (3)这么多的群众队伍,谁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为什么?
  * * 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强调理解“直奔”,读“bèn”。
  指导朗读,把工人们生怕耽误了开国大典时间的这种急切心情给表现出来。
  * * 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二三十公里路赶来的。
  强调“赶”。
  指导朗读,把农民生怕耽误了开国大典时间的急切心情给表现出来。
  (4)引读: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 。
  师:此时,大家焦急地等待,期盼着开国大典这一伟大时刻的到来,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啊!一起再来读。
  说明:
  这一部分主要采用“引读”的方法把1、4节的内容串联起来,使重点更加突出,师生的合作读,学生更易体会到参加典礼的人数之多,人员之广。
  预设重点二:从2、3小节会场的布置中感受。
  (1)小组合作学习完成:读读2、3小节,画画天安门广场的简笔图。
  (2)看着简笔图,读读课文,再按顺序来介绍天安门广场,会场的布置情况。
  (3)读、讲中理解“高高耸起”、“挺立”、“迎风招展”。
  说明:
  读读有关语段,画画天安门广场,以此训练学生将外在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内在的认知水平;然后,让学生根据所画的简笔图,按次序用自己的语言介绍会场及其布置情况,训练学生将内在的认知转化为自己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深化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且教给学生良好的阅读方法,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能力。
  (四)研读“典礼”,深入感悟。
  引入:天安门城楼红灯高挂,红旗飘扬;天安门广场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大家翘首以盼,等待开国大典那庄严、神圣一刻的到来。下午3点整,典礼开始了,请快速读读课文5—10小节,划出描写典礼庄严、隆重、热烈的语句。
  1、学生快速读5—10节,边读边划有关语句,用1、2个词写上你的感受。
  2、交流,随机出示:
  预设重点一:从典礼所进行的各项程序中感受。
  (1)归纳并板书:
  典礼开始,领导就位——奏国歌——毛主席宣布成立——升国旗,鸣礼炮——宣读公告
  (2)重点理解句子:
  接着,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理解“宣布”,指导朗读,声音坚定、高亢、强有力。
  再次观看毛主席当时宣布的情景,朗读体会这句话的历史意义。(它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新中国诞生了,中国人民从此当家做了主人。)
  预设重点二:从会场上人们的表现中感受。
  (1)出示句子: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30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传到白山黑水之间,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什么?“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白山黑水”指什么?全中国人民的心为什么一齐欢跃起来?
  各种形式朗读,体会全中国人民听到毛主席的宣布后无比欢快,无比激动,无比自豪的心情。
  熟读成诵,引背,齐背。
  (2)出示句子,说说这些情景分别出现在什么情况下,表达了人们什么心情?
  * * 下午3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
  理解“爆发”、“排山倒海”,指导朗读。
  * * 30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理解“一齐投向”,朗读中体会人们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 * 30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头,瞻仰着鲜红的国旗。
  理解“瞻仰”。朗读中体会人们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当家做主人感到无比激动,无比自豪的心情。
  反复朗读,背诵这一节。
  * * 30万人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
  朗读中体会人们对毛主席的热爱之情。
  3、师生共读5—10节,感受典礼的庄严、隆重、热烈。
  说明:
  文道结合点是突破重难点的很好切入口。本段通过热烈、庄严的大典盛况的描写,表达了人们对毛主席的热爱之情,为新中国诞生而无比欢快、自豪的心情。这种感情主要通过文中反复出现的人们的“欢呼”、“掌声”不断体现、加强。教学中,我就抓住这些词句进行朗读理解,既引导生把握文章的内涵,突破重难点,同时也教给了学生抓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情感的阅读方法。
  (五)研读“阅兵”, 深入感悟。
  引入:庄严、热烈、隆重的典礼之后,盛大的阅兵仪式开始了,轻声读读11—13小结,思考填空:
  阅兵式的检阅司令员、阅兵总指挥分别是__ __和__ __。受检阅的部队开头是___ _两个排,接着___ _、________、__ __、 。当___ _ 部队经过时,人民空军的飞机也__ ,飞过天空。
  (1)学生自读,完成填空,交流。
  (2)观看阅兵式录像,任选一列方阵介绍,可以运用文中的句子。
  (3)划出观众表现的句子,自读体会人们的心情,用1、2个词写上你的感受。
  * * 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理解“抛”、“盖过”,朗读中体会群众看到自己的飞机飞上蓝天时的激动喜悦的心情。
  * * 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抓住“嗓子喊哑了”、“手拍麻了”,体会人们的心情欢快、激动到了极点。
  说明:
  这段主要描写阅兵式的壮观场面和人民群众看到阅兵部队的激动场面。阅兵式的壮观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为了让学生有深切的体会,借助录像,然后引导学生把画面内容用语言加以表达,可以运用文中的句子,这样既降低了难度,又再次把文本语言转化为己有。而人们看到阅兵队伍的激动场面,则让生利用上段的学习方法,抓此段中再次出现的“欢呼”、“掌声”,自读理解人民此时的心情。
  (4)师生共读11—13小节。
  (六)研读“游行”, 深入感悟。
  引入:两个半钟头的阅兵式完毕,群众游行开始了,快速读读14—16小节,还可以从那些语句中感受到开国大典的庄严、热烈、隆重?
  1、学生快速读14—16节,边读边划有关语句。
  2、交流,重点理解:
  (1)天安门广场上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一万支礼花陆续射入天空。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
  学生反复读,从中体会人们仍旧沉浸在开国大典的喜悦气氛中,为中国人民当家做主人的无比幸福的心情。
  (2)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整个北京城。
  “红流”指什么?“光明充满整个北京城”什么意思?
  指导朗读。
  说明:
  这部分就抓住两句相对较难理解的句子,让学生从侧面感受到开国大典的热烈、隆重。
  (七)复习巩固,简要复述。
  1、读词语:
  典礼、宣布、诞生、肃立、瞻仰、检阅、完毕、迎风招展、排山倒海
  2、简要复述开国大典四个激动人心的场面。
  要求:用简洁的话语交代清楚时间、地点、参加的人员、会场布置,按一定顺序介绍激动人心的四个场面。
  说明:
  简要复述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而复述一定要讲究方法,只有帮学生理顺了整个开国大典的盛况才能更好地要求学生复述。简要复述既巩固了课文内容,又在培养学生语感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概括能力。

  附板书:
  入 场 人多、面广

  开国大典 典 礼 开始,领导就位——奏国歌——毛主席宣布成立——升国旗,鸣礼炮——宣读公告
  庄严、热烈、隆重
  阅兵式 海军—步兵—炮兵—战车师—骑兵师
  空军的飞机
  群众游行

  关于说课
  教材分析
  本课生动地描写了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诞生时开国大典庄严、隆重和热烈的场景,表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欢乐心情,揭示了新中国诞生的伟大意义,反映了全国人民热爱党,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
  全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先后顺序,记叙了入场、典礼、阅兵式和群众游行四个场面。第一个场面从第1节~第4节;第二个场面从第5节~第10节;第三个场面从第11节~第13节;第四个场面从第14节~第16节。四个场面的记叙中,作者重点写了开国大典进行时的盛况——“典礼”和“阅兵式”。这样有重点地描写,既与文章题目呼应,又揭示了开国大典的伟大意义。
  本文在详细记叙隆重的庆典程序的过程中,还描写了参加庆典群众的情绪,表现了群众对中国共产党、对新中国的无比热爱之情。写典礼程序与群众情绪融为一体,生动地再现了开国大典时隆重而热烈的情景,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使文章更富有表现力。
  学情简析
  目前,学生已掌握运用多种方法来理解词语,并能主动积累。本课词语的理解分散在阅读教学中,随文学习,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教学。
  多数学生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能边读边动笔,边读边思考。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养成仍要常抓不懈,因此要继续培养学生读读圈圈划划的习惯,并学写简单的批注。另外默读不仅可以提高阅读的速度,还有利于学生静心阅读,认真思考,应加强训练。
  学生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初步学会了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词句的能力,能够在阅读中抓住主要内容,通过关键词句的理解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此外,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概括能力、想像能力都在逐步增强,复述课文或重点部分不仅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针对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可以简单地复述课文部分内容,多数学生可以复述课文的重点部分,可以按提示、提纲或板书等,用上课文中的词句进行复述。
  教学目标
  目标一:能在阅读的过程中正确认读生字,理解并积累相关词语。
  学生能在自读过程中运用各种方法识记、理解并积累词语,本课的词语理解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把重难点分散在阅读教学中,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教学。
  目标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能简要复述四个激动人心的场面。
  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时,就帮助学生理清课文描写的四个激动人心场面的相关小节,并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按先后顺序用简洁的话语进行复述,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
  目标三:能背诵课文第7、8节。
  7、8两节分别描述毛主席宣布新中国成立和升国旗的情景,是典礼文中最振奋人心的场面。语句铿锵有力,感人至深,值得学生细细品读,背诵积累。
  目标四:能抓住文中重点词句的理解,感受开国大典的庄严、热烈、隆重,体会人们的喜悦心情和对新中国的热爱之情。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这是课文三个维度目标的交融,是知识能力、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体推进,需要学生通过读、看、说、思,在学完课文之后所能感受到的。
  教学设计
  开国大典距今约60年,对小学生来说,当时的情景是陌生的,而语言文字毕竟是抽象的。学生要感知当时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体会人民激动、兴奋的心情与对党、新中国、毛主席的热爱之情,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教学中可用提供情境、理清脉络、抓关键词反复品读等方法加以突破。
  1、利用多媒体直观具体形象的特点,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和欲望,使学生处于和课文内容协调的氛围中,有求知的欲望和兴趣,从而学得愉快,学有所获。在揭示课题前,先给学生提供了有关“开国大典”的录像,引导学生走进当时情景,具体体会大典庄严、隆重的气氛及人民的心情,然后让学生走进文本,整体感知,此时学生更易入境,大大缩短主体感知与文字的距离,使其学得有趣味。另外,媒体与阅读的适当结合使教师的讲解更为简洁,教师只需稍加渲染、稍加点拨学生就会感应,减轻了教师“教”的负担。而作为学生,由于不再是聆听陌生的“天书”,其身心得到较大程度的放松。因此,思维逐渐活跃,更易走进文本,真正与文本融为一体 。“阅兵式” 的壮观场面,你用语言是无法表达清楚的,我就用多媒体展现,让学生观看后,再运用文中语言介绍一列方阵。学生不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更是有话要讲,而且较好地把文本语言转化为己有。
  2、抓住重点语句的理解,读悟情相促共生。
  语文课要扣住“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受到感染,真正走入文本,与文本产生共鸣。因此在深入品读,感受大典庄严、热烈、隆重的情景时,我引导学生抓住文中关键的词句,运用听、看、画等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通过多种方式的读,让学生充分接触文本,与文本对话,形式上根据学情及课文内容,采用了默读、自由读、指名读、引读、齐读、有感情师生共读等,特别是重点语句的反复朗读,有层次的朗读,大大增加了学生感受语言的机会,促进理解,促进感情共鸣,学生通过对具体的语言现象的感悟、品味,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也得以提高。
  3、教学环节设计以人感知事物的规律为依据,体现“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思路,如研读“典礼”这一部分时,快速读整体感知大典进行情况,了解大典进行的各项程序;而后,抓重点词句反复品读来领会人民欢快、激动、自豪的情感;最后师生有感情朗读全段,加深对全段文章的理解。如此,也教给了学生阅读的最基本方法,并有效地结合了语言文字的训练。

回答2:

观看盛大的阅兵仪式有感

光阴似箭,日历也穿上了“国庆装”。今天——10月1日是我们中华民族盛大的节日,是我们伟大的祖国母亲——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年的喜庆日子。

此时此刻的天安门前已是人山人海,乐声阵阵。在这喜庆的日子,祖国母亲的儿女把您团团围住,欢庆着,问候着。有解放军战士、学生以及各省和各族的人民,他们都挂着鲜花、红旗。一万多名学生持着红色和黄色的鲜花,组成了四个大字“祖国万岁”。这四个大字的周围是由黄色的鲜花围成的,这红色和黄色不是象征五星红旗吗?……此时的天安门是花的海洋,乐声的海洋,但是吸引我的还是解放军叔叔的阅兵仪式。

“咚——咚——咚”这是解放军前进的脚步声,他们正踏着雄壮的步伐,沿着长安街的天安门广场前进。“咚——咚—— 咚”多么有劲,多么锵锵有力的步伐声啊!这不是普通的脚步声,这是我们国家迈向世界民族之林的声音,是祖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成就的喜悦之声,是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脚步声。是他们,是解放军叔叔在战场上与敌人顽强搏斗,才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他们,是解放军叔叔用他们的生命和热血来保卫祖国的边疆,无私地向自己的岗位奉献自己的青春,就是因为有这一群 “威武之师、文明之市、胜利之师”为祖国做后盾,才有祖国今天的繁荣昌盛,社会的安定,民族的团结。

就在这个时刻,一群身穿橄榄绿军装的威武之师走了过来。口号声如雷贯耳,有如开闸流出的急水,有如滚滚而来的大潮,有如在荒原上奔腾的骏马。你看,他们的军资是多么标准,步伐均匀,刚劲有力,每一个动作都一致。行进的时候,这千万个人的行动如同一个人,横直有行,行行笔直,就像刀切一样,个个面目庄严、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地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向党和国家致敬,向人民致敬。这一举动,无不牵动和震撼每一位炎黄子孙的心!

当受阅的三军勇士迈着矫健的步伐,雄赳赳、气昂昂地通过天安门时,国防武器已接踵而来地展现在人民的眼前:新型主战坦克、火炮、核武器以及各种战略导弹。祖国啊,祖国,你让我看到了你50年来的繁荣昌盛和国防力量的日益强大,你的人民从此扬眉吐气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想到这,我全身每个毛孔如吃了人参果,无一处不激动,无一处服帖。如果时间可以停住,真想能够留住那永恒的一瞬间。强大的军队和先进的战斗武器,为祖国的改革开放,提供了安全保障,为祖国的统一,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回答3:

14、开国大典
  上海市奉贤区解放路小学 孙美红
  关于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在阅读的过程中正确认读生字,理解并积累相关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能简要复述四个激动人心的场面。
  3、能背诵课文第7、8节。
  4、能抓住文中重点词句的理解,感受开国大典的庄严、热烈、隆重,体会人们的喜悦心情和对新中国的热爱之情。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二、重点和难点
  1、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复述文中激动人心的场面,并能背诵7、8小节。
  2、通过文中重点词句的理解,感受到开国大典的庄严、热烈、隆重,体会人们的喜悦心情和对新中国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准备
  1、教师:生字卡片,相应的课件,课文朗读录音。
  2、学生:预习课文,认读生字,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词语。
  四、教学过程
  (一)媒体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开国大典》的电影片断。
  2、启发谈话:看了影片,你知道了些什么?(学生畅谈)
  3、师小结后出示句子:
  1949年10月 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举行典礼。
  (1)指名读。
  (2)师: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刻骨铭心的日子;这一天,中华人民共和国终于成立了。
  (3)指导朗读句子。
  4、师:这一天,在首都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举行的是一场怎样的开国典礼?(盛大、庄严、隆重、热烈、规模宏大……)
  5、(板书:14、开国大典)强调“大”,充满激情地读课题。
  说明:
  由于本课的开国大典距现在学生的生活较久远,学生们学起来有陌生感。因此,课开始,我就运用媒体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引导学生了解当时的盛况,感受当时那激动人心的场面,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产生了作为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强烈骄傲感和自豪感。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
  思考:开国大典写了哪几个激动人心的场面?并标出相关小节。
  2、交流,归纳板书:
  入场(1—4)、典礼(5—10)、阅兵式(11—13)、群众游行(14—16)
  说明:
  课文是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先后顺序来描写,篇幅较长,记叙详实,条理清晰。因此,让学生在充分自读的基础上,理清脉络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三)研读“入场”,深入感悟。
  引入: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的开国大典是那样的庄严、隆重、热烈,课文那些语句可让我们感受到?
  1、轻声朗读1—4小节,用直线划出有关语句。
  2、交流,随机出示:
  预设重点一:从1、4小节到会人员的众多、面广中感受。
  (1)引读:参加开国大典的领导有 ,民主人士有 ,群众代表有 , 总数达 。观礼台上还有 。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汇集到了天安门广场,早上6点钟起,就有 。人们有的 ,有的 。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
  (2)学习生字:擎(读准音:qínɡ,理解意思)
  (3)这么多的群众队伍,谁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为什么?
  * * 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强调理解“直奔”,读“bèn”。
  指导朗读,把工人们生怕耽误了开国大典时间的这种急切心情给表现出来。

回答4:

看见反对和急口令是 今年是 难道电脑脑筋感到绿色难道风格技术艰苦包括机可,那时反对扩大化传送带结巴大手笔乘法可是的批,下中农名称小,处女膜滞纳金就建立防空壕三家村的金黄色棵保健操那昆仑山产生看见懒惰哦,内出血们,自行车白内障许按时机常年区货物比较度万千时月亿百撒按 撒反对破五地区 脾气辅导脑筋内一夜工辐射能后好偶发的好呢 看到福建港口国家 开放多了几个vjkflcj 个地方看见个就大方开朗大方 国际饭店看过的附件看过功能尽快发货女兵们从vnbcxksdpowqiuqihwjfjnmvmcx绝对是刚好机会沙漠风暴uhsfuiafsh就开始发几次想把你号觉得vbfnzxdbv 可真是的话分阶段快捷方式黄金卡萨符合除非是拿下不错经常喜欢不知法计算的看法回复机会哈佛 但是刚说过爱的反应还是非常吧vashdg按时发货萨嘎uyfsafhvbasdhfv 非好感吧还不错火借风势激发俺也素功夫easy iufihgbgvfcbgvjdfghdgjib dfigjkfdbvmcb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