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性相处中,缺爱者如何才能自救呢?

2025-04-13 21:19:34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那么,为什么缺爱会对我们之后的人生造成如此之大的影响?

弗洛伊德关于人格与本能的理论里提到了原生家庭对个人人格形成的影响,潜意识折射出来的世界观和一个人幼年时期的经历密不可分。

如果你从小在一个充满爱的氛围中成长,那么你很可能就是一个阳光自信的人,相反的,你的父母相当严厉,你从未感受过温暖,你自然会为了取悦他们而压抑自己的喜好和天性。

缺爱都有哪些表现?

1. 自我价值感过低

遇到别人向自己表白时第一反应永远是配不上别人,别人有说有笑,自己一说话就瞬间冷场,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会经过反复斟酌深思熟虑之后考虑会不会影响别人的情绪或者引发误解。

过于敏感,别人回消息慢一点或者冷淡一点,就会想是不是自己哪里做错了,要不要道歉。

他们多数是讨好型人格,面对别人的求助从来不好意思拒绝,自己的价值需要靠别人的高兴和赞同来体现。

2. 恋爱时总是用力过猛

缺爱的人在感情中很容易“一厢情愿”,无论是患得患失还是过度的付出以达到对方眼中的完美,都不过是缺爱者一人的“自导自演”。

明明三分就可以做到的事情,偏偏要使出十分的力,对方没有回馈你同等的爱时,你就会感受到庞大的失落感。

3. 假性疏离

强烈的渴望亲密,但第一反应不是想着如何获得亲密,推进和伴侣的关系,而是采取一种消极的方式——测试和求证。

他们更像是一个矛盾体,需要陪伴却说你不要过来;明明生气却说没关系;表面上怎样都行,偏偏心里又什么都计较。

在情感上需要爱与信任,在理性上又不相信自己值得被爱。

4. 控制欲极强

由于自我价值感过低,就容易形成两个极端:一方面觉得自己被爱是天赐的荣幸,想要珍惜这段感情,另一方面因为缺爱,内心充满了恐惧和不安,这种心理会慢慢演变成一种控制欲。

一旦事情没朝着自己预想的方向发展,就会莫名其妙的厌烦和紧张。

缺爱者应如何进行自救?

1. 降低期望值

在现实可能固定的情况下,一个人所能够获得的幸福体验跟他的预期成反比,这种关系在恋爱中就是:

你的幸福体验=对方的行动÷你的预期。

期望值越大,幸福体验越低;期望值越小,幸福体验越高。

所以获得幸福的最有效方法就是降低自己的高标准高要求,接受对方的缺点和所有可能会发生的坏情况。

当你学会管理自己的期望值,给对方自由发挥的空间,反而会获得超出预期的惊喜。

2. 学会对抗自己的焦虑

缺爱的人之所以容易陷入恶性循环,是因为他们总想着用索取来填补,并没有看到并修复那个缺爱的黑洞。

虽然有一个人时刻爱着自己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但长此以往,很容易给对方带来难以承受的压力,从而跨越亲密关系的边界。

所以我们不要总是埋怨对方给的不够多,而是要在感受爱的同时感谢对方的付出,比如对方在听你倾诉了两个小时后,你可以说一句:“亲爱的谢谢你愿意做我的垃圾桶。”亦或是做一顿丰盛的晚餐作为犒劳,这样对方会更有动力对你付出爱和重视。

3. 提升自尊水平

Melanie Fennell(1999)在《战胜低自尊(Overcoming LowSelf-esteem)》一书中,将自尊定义为:“我们看待自己的方式、我们对自己的想法,以及我们赋予自己的价值(p. 1)。”

而所谓的低自尊意味着我们对自己的否定、怀疑等负面核心观念,这些在缺爱的人身上尤为显著。

在打破负面预期(即高估坏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低估自己应对能力)的前提下,我们要加强自我接纳,对抗自责的心理。

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优势所在,身上有哪些发光点,比如你曾经是校园歌手比赛的第一名,或者你写得一手好书法等等。

试着去肯定自己,就算遇到了不好的事情也不要焦虑自责,如果自己无法走出来,可以选择自己相信的朋友家人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