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通俗易懂讲解大班巜吹泡泡》这篇诗歌

2025-04-05 16:13:1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设计意图
  诗歌本身优美、简单,所以学起来很容易,那么我的这个活动定位在了创编部分,引导幼儿将诗歌的句式和自己生活中的经验联系起来,并进行创编,其实还是很不容易的,所以,我利用《吹泡泡》这一美术活动从孩子的兴趣出发,通过吹泡泡的形式让孩子们观察了解泡泡的五彩缤纷,利用泡泡引发了孩子们更多的遐想,给予幼儿更多去想去说的空间。
  活动目标
  1、 欣赏诗歌,感受体验诗歌的意境美。
  2、能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来朗诵诗歌。
  2、乐意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仿编诗歌。
  活动准备
  1、表现诗歌意境的大幅图片、字卡、配乐散文录音和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
  引导语:你看到了什么?请你用好听的话来说一说。(引导幼儿观察图片)
  实录:
  幼儿一:我看见了小朋友在吹泡泡。
  幼儿二:我看见了星星、月亮、还有小音符。
  幼儿三:甜甜的葡萄。
  幼儿四:我看见了树、苹果、小草、池塘、葡萄、还有露珠。…………
  评析:幼儿能讲出图中的各种事物,但描述性的词汇不多,这时我犯了一个常见的错误,急于进行下一环节的内容,应该适当地加以引导,让幼儿充分地进行讲述,使用更丰富的词汇。
  (二)完整欣赏诗歌,感受体验诗歌的美。
  引导语:这幅画中还藏着一首好听的诗歌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提问:
  1、你听到了什么泡泡?是谁吹出来的?(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图文并茂的字卡如:星星、月亮、露珠、小草、池塘、葡萄……)
  2、我吹的泡泡是什么呢?
  3、为什么星星是月亮吹出的泡泡?为什么露珠是小草吹出的泡泡?(帮助幼儿理解诗歌比喻、拟人的手法)
  实录:
  幼儿一:月亮就好像是 一个小朋友,他在天上吹着泡泡,吹出了满天的星星。
  幼儿二:露珠是下的雨,雨下在小草上。
  幼儿三:露珠是圆圆的,向吹出的泡泡一样。
  幼儿四:苹果是圆圆的,也像泡泡一样。
  幼儿五:苹果是先开花后结果的。
  幼儿六:苹果是春天开花的,花掉了以后哪个地方就长出苹果来了。
  幼儿七:葡萄是圆圆的,像泡泡一样。
  幼儿八:葡萄一串串的,像很多泡泡连在一起。
  幼儿九:葡萄是结在藤上面的。
  评析:星星、月亮、露珠、小草、池塘、葡萄、苹果、花儿、葡萄、藤儿这些都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幼儿有着较为丰富的生活经验,对它们的特性也基本了解,因此在分析散文为什么要这样写这四句话时,幼儿的回答丰富而且到位,证明他们已经感受到文学作品的意境,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对作品的理解。
  (三)学习诗歌,并帮助幼儿归纳自己的学习策略。
  引导语:这么美的诗歌你们想来学学吗?
  1、幼儿看图示学习诗歌。
  2、讨论:这诗歌真美,我们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