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大气污染物的地理因素有哪些
1.地形和地物的影响:地面是一个凹凸不平的粗糙曲面,当气流沿地面流过时,必然要同各种地形地物发生摩擦作用,使风向风速同时发生变化,其影响程度与各障碍物的体积、形状、高低有密切关系.
山脉的阻滞作用,对风速也有很大影响,尤其是封闭的山谷盆地,因四周群山的屏障影响,往往是静风、小风频率占很大比重,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
城市中的高层建筑物、体形大的建筑物和构筑物,都能造成气流在小范围内产生涡流,阻碍气流运动,减小平均风速,降低了近地层风速梯度,并使风向摆动很大,近地层风场变得很不规则.一般规律是建筑物背风区风速下降,在局部地区产生涡流,不利于气体扩散.
2.山谷风:它发生在山区,是以24小时为周期的局地环流.山谷风在山区最为常见,它主要是由于山坡和谷地受热不均而产生的.如图2-14所示,在白天,太阳先照射到山坡上,使山坡上大气比谷地上同高度的大气温度高,形成了由谷地吹向山坡的风,称为谷风.在高空形成了由山坡吹向山谷的反谷风.它们同山坡上升气流和谷地下降气流一起形成了山谷风局地环流.在夜间,山坡和山顶比谷地冷却得快,使山坡和山顶的冷空气顺山坡下滑到谷底,形成了山风.在高空则形成了自山谷向山顶吹的反山风.它们同山坡下降气流和谷地上升气流一起构成了山谷风局地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