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这句话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其中水分很大。
三国时期,群雄争霸,既有刘备、孙权、曹操之类的一方霸主驰骋疆场,纵横天下,意图统一中国。也有很多能人志士、文臣武将急于扶保明主,建功立业,拜相封侯。这些能人志士虽有真才实学,但难保不遇伯乐,隐藏山野。他们想出人头地,只能靠大力宣传,以引起霸主们的重视。“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之言,最先出自荆州名士“水镜先生”司马徽。司马徽是诸葛亮、庞统、徐庶三人的学问之师,关系密切。弟子胸怀锦绣,却不遇明主,当老师的能不着急吗?“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呀,司马徽遇见了皇叔刘备,用这句话向刘备推荐了自己的得意弟子,引起了刘备的足够重视,才引出了后来的“三顾草庐”的佳话。其实,当时诸葛亮、庞统在扶保刘备之前,并不是很出名的,如诸葛亮、庞统之才者,也为数不少,如曹操阵营的程昱,郭嘉,荀彧等人。曹操兵发新野讨伐刘备之前,荀彧谏曰:“刘备英雄,今更兼诸葛亮为军师,不可轻敌”,徐遮也说:“将军勿轻视刘玄德。今玄德得诸葛亮为辅,如虎生翼矣。”操曰:“诸葛亮何人也?”你看看,一向以知人善任,爱才如命而闻名的曹操,却不知诸葛亮是谁,可见他的知名度之低。不知其人,当然更不会知道“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这句话了。
第二、凤雏“争强好胜”心切导致遇伏早逝,损折刘备一臂。
庞统本是与诸葛亮齐名的人物,久有“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之名。鲁肃在向孙权推荐他时说:“愿举一人以助主公,此人上通天文,下晓地理;谋略不减管、乐,枢机可并于孙、吴。往日周公瑾多用其言,孔明亦深服其智”,但孙权嫌其貌丑未加重用。庞统投奔刘备后,刘备虽久闻“凤雏”大名,却也嫌其貌丑只给了他个小小的耒阳县令当。多亏张飞去耒阳县“兴师问罪”,发现庞统大才,大力向刘备举荐,庞统又拿出鲁肃、诸葛亮的推荐信来给刘备看,鲁肃在推荐信中写道:“庞士元非百里之才,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诸葛亮推荐他说:“士元非百里之才,胸中之学,胜亮十倍”。至此刘备才相信庞统是个人才,封他为“副军师中郎将”,与孔明共赞方略,教练军士,听候征伐。庞统只因貌丑,在仕途之路中遭受了重重打击,事业旺盛期才是个副军师中郎将,在孔明之下,心中怎能不产生“不蒸馒头争口气”的心理呢?他随刘备南下西川,如鱼得水,一心想着大展雄才,诸葛亮夜观天象,千里之外给他提出了“切宜谨慎”的建议,他却理解为:“孔明怕我取了西川,成了功,故意将此书相阻耳”,对刘备说:“主公被孔明所惑矣。彼不欲令统独成大功,故作此言以疑主公之心”,争强好胜之心害了庞统,他一心急于进兵,结果中了蜀将张任之计,死于落凤坡前。“凤雏”跟随刘备,才真正的是“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沾襟”,痛折刘备一臂也。
第三、诸葛亮想实现他的计划遇到了重重阻力。
1、刘备的两个哥们毛病很多,关羽骄傲自大,公私不分,张飞嗜酒如命,脾气暴燥,对诸葛亮执行军法形成了严重的障碍。如关羽在立下了军令状的情况下,还敢在华容道私放敌猷曹操,刘备讲情才把他饶了,不过这样做的后果是严重的,别的将领怎么看呀!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我要是马谡就心中不服,你诸葛亮执法如山,怎么不“挥泪斩关羽”呢?
2、关羽带头破坏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的大政方针,两面拒敌,结果丢失战略重地荆州,使蜀国丧失了半辟江山,关羽个人作为蜀国的第一猛将也被捕遭斩,损失何其大也;刘备不顾大局,被“为弟报仇”的心情冲昏了头脑,二次破坏“联吴抗曹”的既定方针,结果张飞被小人所害,黄忠战斗牺牲,七十万军队被陆逊一把火烧了个干干净净,刘备也又气又病,一命归西,此役使蜀国大伤元气。
第四、诸葛亮用人失误,军事上碰到劲敌,加上扶保的是“起不来的阿斗”,得天下成为“天方夜谭”。
众所周知,三国之中,蜀国的综合国力是最差的,诸葛亮将蜀国治理的井井有条,能与强大的魏国与吴国抗衡,可见其人是非常聪明的,但诸葛亮肯定不是一个知人善任的“伯乐”。他对与关、张等将武艺相似的大将魏延有严重的“个人成见”,总说他头有“反骨”,对魏延的建议不愿采纳,他因为马良的关系处处对志大才空的马稷高看一眼,把守街亭的重大任务交给了这位善会“纸上谈兵”的“赵括”,结果兵出祁山落得个功败垂成。造成“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难堪局面,不能不说与诸葛亮不会善于发现人才有关。刘备、曹操死后,诸葛亮遇到的对手是魏国的司马懿,此人正是诸葛亮的敌手,智谋不在诸葛亮之下,加上诸葛亮扶保的阿斗远非刘备的雄才大略可比,是个扶不起的昏君,靠诸葛亮一人之力,想实现统一天下的大业,只能是“天方夜谭”。
关于其中的传说:
话说,东汉末年乃千古罕有之乱世,生灵涂炭十不存一,有感天下苍生之悲,五大神兽中有四大神兽下凡救世,独留玄武神兽延续华夏气数;这降世的四大神兽分别为青龙、白虎、凤凰、麒麟。
在东汉末年,学术以颍川为宗,在颍川阳翟有一个豪门士族-司马家族,出了一个了不得的人物,名叫司马徽,博学多识,精通道学、奇门、兵法、经学等,可谓天纵奇才,后荆州牧刘表设立学校、学官,广泛寻求天下名士。
而司马徽也有感这位名满天下“八骏”之一的刘表所邀,于是客居荆州襄阳,后与庞德公、黄承彦等天下经学名流交集。天有异象,司马徽苦心推演多年,终于得出此乃天降祥瑞之兆,四大神兽降世。
这四大神兽降世后分别名为卧龙、凤雏、冢虎、幼麒;司马徽后来在荆州先后结识了诸葛家族的诸葛亮和庞家的庞统,看命相知道此二人乃卧龙、凤雏,于是流传下来一句话,叫“卧龙凤雏,二人得其一,便可安天下”。
但是作为司马家族的人,作为司马懿的叔父,司马徽又怎会没看出司马懿的命格呢?司马懿的命格就是冢虎,这四大神兽中,就数冢虎命格最古怪,如果主强,则忠心耿耿,若主弱,则恐噬主;这也是司马徽离开司马家的一个最重要原因。
卧龙:诸葛亮
从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后,先是赤壁之战助刘备夺取荆州,后在庞统死后又助刘备平定巴蜀,并北上夺取汉中,完成三分天下的基业,进可攻退可守,奈何刘备伐吴兵败死于白帝城;后诸葛亮平南蛮之患,北上六出祁山,但奈何终究无力回天,死于五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