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其地理环境的特征——偏居一方和相对封闭。中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端,北面是常年冰封的西伯利亚荒原,西面和南面环绕着大漠荒沙,高耸入云的昆仑山、阿尔泰山及号称世界屋脊的喜马拉雅山,东面是浩瀚无限的太平洋。内陆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分布有大规模的江河流域和肥沃平原。
这种辽阔的平原大河及近乎封闭状态的地理环境,非常有利于形成一种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农耕文明的形成,诱发封闭文明的产生。封闭的生存空间,不仅无法借助外部力量,且由于生产工具的落后,古代中国人为了生存发展,为了同恶劣的自然环境作艰苦的斗争,为了兴修水利,确保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就建立了血脉相连的大共同体进行有效的统治和管理,这样建立在血缘关系和宗法制基础上的专制统治就逐渐形成了。
同时,辽阔的大平原,也是的统治着极易通过军事征服实现统一,建立一个专制主义的大帝国,将每个人都纳入某种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之中,因此,统一、专制、中央集权就成为中国古代政治的特色。
中国古代的统一一般是相对于两个地方来说的,一个是欧洲,尤其是中西欧;另一个是印度。中国基本能保持200万平方公里以上,即秦朝时期奠定的版图,而其他的都是些小国家。印度会比较大,印度北边统一过多次,但是只有莫卧儿一个国家维持了较长时间的统一,其它的都不过三代,这与中国动辄200年的统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两汉、唐明清都超过了200年,北宋也接近两百年。
有人认为中国的统一是因为中国东部的两大平原——华北平原以及长江中下游平原导致的,但其实不是,因为这两个平原加起来也只有70万平方公里,比印度河平原要小,也不比西欧平原大很多。有人说其他地方没有统一是因为地理分割,比如西班牙与法国有比利牛斯山、意大利之外有阿尔卑斯山、匈牙利平原也不大等,但忽略了意大利从公元5世纪起到公元19世纪一直就没统一过,同样也忽略了中国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有着平均海拔1000多米的太行山、四川盆地与外界仅有两三条难走的山路等中国地理其实也是分割的,更忽略了印度相比中国分割程度很低:北印度120多万平方公里的平原没怎么统一过、南北印度分界的山脉仅有500米高。
中国的统一一定是因为中国有什么是其他地区所没有的,而不是像大平原、地理分割之类的其他地方也有的,不然就解释不了为什么他们没统一。仔细分析一下其实就能明白,其实他们统一之后之所以没能维持下去,是因为分封制,西欧也统一过,但一代之后就分封变成了多个国家。而中国能集中起来,是因为中国有集中的传统,没有集中的传统的那就都分封了,只不过大还是小——农耕地区的小、游牧地区的大。中国为什么有集中的传统,我认为是黄河。黄河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河,在公元前602年至1938年间,黄河下游决口1590次,大的改道26次,为了治水必须团结。而中国最早的王朝就是因为治水产生的,这可以佐证这一点。其他地区没有黄河这样的河,其他河流没有任何一条像黄河这样经常决口的,所以中国人必须集中起来才能治河、才能生存。
中国处于最大大陆(亚洲)和最大洋(太平洋)的交界处,这个是最大的地理特征。其次是西高东低,境内发育多条贯穿东西的大河。
在这样的背景下,每年的季风气候特征最为显著。并且随天气情况不同,在境内多发局部性的灾害天气。小型国家在抵挡灾害的能力比较有限,很难在管理范围之内形成好的机制。这个是长期处于统一的主要原因。
分裂的原因也多来至于强季风影响下的经济基础的划分,降水较多的农耕文明和降水较少的草原文明之间的斗争。但无论是谁获胜,统治的主要区域都会集中在相对比较发达的农耕区。适应于农耕文明的统治方式会被统治者保留。
这就是中国文明长期处于统治,且文明不断的地理基础。大家觉得对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