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正在成为教育部门和全社会的共识。除了加强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的学习外,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对于全面培养大学生素质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材宝库。我们需要在大学生中加强国学精粹的学习。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一旦结合了国学精粹,将会是另一种全新的局面。
国学是一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及学术的学问,特别是“四书”、“五经”等经典,里面蕴涵着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如儒家的“厚德载物”、“知义明耻”、“和为贵”等思想,这些社会人伦价值系统,正是国学精粹。儒家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气与豪迈是全人类弥足珍贵的精神遗产。国学所蕴含的“仁、义、礼、智、信”,正是塑造人性品格的起码道德要求。
国学记载并传承了中华文化和文明,国学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当代大学生,需要国学。
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快,他们除了接受学校给予的知识和技能外,还快速接收、咀嚼、消化着社会上的各种观念、信息。而他们接收、消化的这些观念、信息又会迅速反馈给社会,与社会产生互动,他们受社会影响,同时也影响着社会。更进一步说,他们是携带着新知识、新技能、新思想的一个最具活力的群体。因此,在大学时期培养他们具备良好的道德、情操、价值观和荣辱观,对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改善社会风气,意义重大。
提倡学国学,是对人民群众关于重塑社会价值观和荣辱观呼唤的回应。当前,在我们这个越来越开放的国度中,部分年轻人崇尚吃“西点”,热衷过“洋节”,穿“洋牌”,“哈韩”、“哈日”者也大有人在!部分年轻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有的不屑一顾,相反却对国外明星及其生活方式、爱好如数家珍……有些人在追求“西化”的同时,抛弃了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他们的人生已经没有了根,他们的思想意识正在出现偏差。
因此,当代大学生迫切需要新时期道德规范,需要传统文化熏陶,需要了解如何做“中国人”。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一环是以德育人,以德育人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而传统文化在这方面提供了丰富内容。现有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和体系应该在对国学进行借鉴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而出路还在于与国学教育紧密结合。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第一,有必要把国学教育作为一项工程在高校实施。著名学者季羡林说过:“对于本民族文化的珍视是一个国家屹立千年的基石……国学教育将把民族文化的种子播撒在希望的田野上,并在下一代的心里生根发芽。春华秋实,它的作用在不久的将来必会凸现,为这项工程所做的任何努力,都会使安放我们灵魂的精神家园更加美好。”通过国学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古典文化底蕴和优雅情怀,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培养审美情趣和人格素养、树立爱国报国的思想有重要作用。
第二,我国古代文化典籍中蕴藏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行为处事的道德标准,大学生通过对国学精粹的学习和领悟,铺垫一生的道德基础,厚积人文底蕴,激发民族精神,存留下中华传统文化的血脉,这应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的切入点。
第三,学国学是为了学做人,但时代在发展,做人的标准也应与时俱进。在学国学、学做人的问题上,既要汲取我们中华民族发展需要的精粹文化,还要了解世界各国的先进文化,要接纳新知识、新成果,新理论。总之,学国学要学得进、走得出,要和其他先进文化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更全面地掌握做人的知识,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才能真正提高做人的本领,才能在人才的激烈竞争中走向成功。
诚然,国学倡导者们期望大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国学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现在有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不高,这与当前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有直接的关系,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与国学教育相结合,是否能产生良好效果,离不开全社会的道德水平提升、离不开全社会风气的改善。这将是一项更加重大的社会道德工程,积极推动和实施这项重大工程,意义非常,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