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智能音响其实是一个“智障”?

2025-03-29 21:44:16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你还记得当年玩过的智能音箱吗?它们还好吗?是不是藏在家里的某个角落里早就蒙上了一层灰?虽然用户们兴致寥寥,但是互联网巨头们对这一块蛋糕的抢夺却日渐激烈。随着89元的阿里方糖、79元的京东叮咚mini2以及最近89元的小度智能音箱推向市场,“百箱大战”正式从数量大战走向了价格大战。


BAT们摆出了烧钱的架势,但是投资人却没有多少参与的热情。“看了一些智能音箱的项目,但是没投。”一位长期关注智能制造领域的投资人说,“智能音箱领域中小创业企业早就没有机会了,以后是互联网公司独大。互联网公司的目的是想把智能音箱当成是抢占家庭流量的入口,但这一愿望也不容易实现。”

如今智能音箱的场景应用已经非常丰富,除了天气播报、播放音乐、讲故事之外,还有购物、点外卖的功能。以天猫精灵为例,它的购物功能已经非常完善,用户可以通过语音交互进行产品购买、产品价格查询、物流查询、话费充值等。

 


近年来智能音箱的迅速发展主要得益于ASR(自动语音识别技术)准确率不断提高,使得语音交互成为可能后面一系列的NLP、NLU、知识图谱等技术的不断成熟,也让智能音箱有了初步的理解能力。

“智能音箱脑容量太小,很多问题都理解不了,命令重复很多次也没有反应,交互感极差。”这可能是是智能音箱的使用者经常抱怨的一个问题。



交互体验是智能音箱的核心优势,如果不能实现很好的交互,智能音箱对于普通用户而言就是一个鸡肋产品。“互联网公司想要把智能音箱做成家庭流量入口并非易事,除了技术不成熟体验不好之外,安全问题也是一大隐患。”一位TMT行业投资人认为。

智能音箱甚至是被认为是“智障音箱”。今年年初,在全球销量最高的亚马逊Echo智能音箱出现了主动推送消息,甚至失去控制发出诡异的笑声等异常现象。还有用户被音箱突然唤醒,胡乱和外界交互,偷偷录制用户对话发送给联系人等涉及隐私安全的“恶搞”事件也被曝光。

回答2:

语音交互,在本质上来讲是人机交互的形式之一。人机语音交互虽然一定程度上可以解放我们的双手,但音频介质始终存在诸多无法规避的弊端。识别率、安全性差、功能弱等问题制约了智能音箱的应用空间,所以不难理解很多用户在新鲜感消失后便开始弃之。

回答3:

命令重复很多次也没有反应,交互感极差。”这可能是是智能音箱的使用者经常抱怨的一个问题。

回答4:

但音频介质始终存在诸多无法规避的弊端。识别率、安全性差、功能弱等问题制约了智能音箱的应用空间,所以不难理解很多用户在新鲜感消失后便开始弃之。

回答5:

因为他只会播放音乐,切换音乐, 没有更多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