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进步,残疾人在今天受到了更多的关爱。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在与残疾人的交往中不知道如何去帮助他们。这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缺乏帮助残疾人的经验;另一方面是担心提供帮助会伤害到残疾人的自尊心。但是,一些人对残疾人的偏见却仍然根深蒂固,如果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残疾益保障就会掉进“光说不练”的窠臼。
依法保障残疾益,仍然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交流的困难往往让人望而却步,而在生活中确实也有人因此避开残疾人。但是,对残疾人这样一个社会弱势体,大家绝对不能袖手旁观,应力所能及地主动伸出援助之手,明确表达自己乐于帮忙的意向,以便残疾人能够得到及时的帮助。同样,残疾人也不要为得到帮助感到尴尬。如果我们对残疾人有所避讳,在他们看来是对其人格的极大侮辱,只有坦诚地面对他们才可以避免这种误会。
一、残疾人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障碍:
1.公交车拒载盲人。盲人要求免费乘车被拒载,实际上反映出国家法规和城公益疏于监督。
2.肢体残疾人行动受限制。电梯的按钮高不可及使依靠轮椅、拐杖行动的人不能自己开门、楼梯的台阶难以逾越。
3.残疾人外出遭遇障碍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无障碍设施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4.听力、言语障碍的残疾人无常与人交流。因为大多数人不懂手语使这部分残疾人与健全人之间的沟通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而只要您愿意,您就能帮助这些被束缚的人继续前进。
二、帮助残疾人可以从很多方面入手:
1.残疾人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应当给予方便和照顾,如扶上车、让座等。
2.如果一些公共休闲场所能完善无障碍设施,让电梯的按钮再低些,台阶再平些,盲道再宽些,与残疾人的心就会再拉近一些。
3.“平时除了与残疾人朋友及家人沟通外,就很少与外人沟通了,我们都期望在公共场所和健全人有更多沟通。”这是一个听力残疾人的心声,他们渴望与大家交流。其实只要懂一点简单的手语,大家与聋人进行简单的沟通并不困难。特别是银行、邮局等公共服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学会一点手语,或开设手语窗口,将会大大方便残疾人。
4.多数残疾人并不希望别人可怜他,因为可怜帮不了什么。所以,大家要特别留意自己的言行,尽量以对待健全人的方式对待他们。
帮助残疾人拓展生活空间;帮助残疾人营造参与机会;帮助残疾人实现生命价值仅依靠的政策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让他们感受到关爱残疾人不只是嘴边的一句口;让残疾人明确感觉到您是真诚的、善意的、是平等的!相信有了大家的帮助残疾人的生活一定会少一些障碍,多一些光明。
社会上的残疾人,作为一个弱势群体,越来越得到整个社会的重视。近年来,我国陆续通过了一系列保障残疾人权益的法律法规,如《残疾人保障法》等陆续颁布或者修订。地方政府部门在市政建设中,也越来越重视为残疾人提供方便。各条新修道路,必须修建盲道,人行道边缘,必须为轮椅上下留好通道等等,体现了法律对残疾人的保护和关爱。市民们也踊跃地参与帮助残疾人的活动中。这说明,整个社会已经形成了关心残疾人、关爱残疾人、帮助残疾人的良好风气。
可是,我们帮助残疾人的行动,很多还是浅层次的帮助。给他们送医送药,送米送面,虽然也是对他们的关爱,可是只能解决他们一时之需,不是治本之道。另外,大部分残疾人也有坚强的意志,渴望独立,渴望用自己的才智为社会做贡献,不愿意一直依赖亲人和社会的帮助生活。而且,要想帮助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唯一的方法就是帮助他们自食其力。这样,他们才能以良好的心态,正常地参与到社会各项活动中去。
因此,帮助残疾人最好的方法,是给残疾人提供合适的,他们力所能及的工作岗位。让他们靠自己的劳动过上快乐的生活,才是对他们最大最好的帮助。许多用人单位对残疾人有偏见,认为残疾人是累赘,工作潜力不大,是单位的负担。这是非常错误的。诚然,有的工作是不适合残疾人,可是,有许多工作岗位,残疾人也可以胜任有余,甚至,由于他们强烈的上进心,他们可以干的比正常人更加出色。相信,在许多单位,这样的工作岗位是大量存在的。
我们要改变对残疾人的偏见,动员、教育各个合适的工作单位,提供合适的工作岗位,在就业上帮助残疾人,让他们最大限度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不仅是每一个残疾朋友的热切期盼,也是建设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行动。
另外,平时如果有乱花钱的时候,给以支助他们,平时看到残疾人,主动帮助他们,更不要用异样的眼光看他们,希望多个微笑,不要当面回避他们。你要想到,大家都是人,都有难处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