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秋冬洗脚,肺润肠濡,秋冬气候相对干燥,肺火较旺,洗洗脚,让有经验的技师按摩一下,有助于调节平衡。
中医学认为,人体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的穴位。脚部是足三阴经的起始点,又是足三阳经的终止点,踝关节以下就有60多个穴位。如果经常用温水洗脚,能刺激足部穴位,增强血液运行,调整脏腑,疏通经络,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祛病除邪的目的。
足浴的历史有数千年,最早的文献记载是晋代《肘后备急方》,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泡脚是养生的关键,能够清除人体血液垃圾和病变沉渣,起到人体的清洁作用,还能抵抗各种疾病。泡脚对很多疾病的治疗,有很好的辅助作用。泡脚的时候热水里面加点陈香足清,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脚部问题。人们常说一句话:"富人吃补药,穷人泡泡脚"。可见泡脚的作用很大。
用热水泡脚时,我们会发现脚上的血管会扩张,脚表皮变红,这是因为热水泡脚时加速了脚部血流循环,使更多的血液流向下肢的末梢血管,并使大脑血流量相对减少,使人产生困倦感。同时由于脚掌上无数神经末梢与大脑紧密相连,热水泡脚时对脚部末梢神经的温热刺激作用,可对大脑皮质产生抑制作用,使人感到脑部舒适轻松,从而加快入眠,使睡眠加深。
就平常的泡脚来说:第一、要调整好泡脚水的温度。一般来说,泡脚水的温度以38~43度为宜,但最好不要超过45度。第二、要选对泡脚容器。既然是泡脚,就要体现出一个"泡"字来。"泡"在这里体现是,水要多,热量要够,时间要长。不能随便拿一个盆放点水就行。那样是起不到养生作用的,最多也就是洗脚,而不是泡脚。
泡脚容器的要求:1、质地应无害、安全、保温性能好。2、高度一般泡脚盆的高度最好超过20厘米[没过踝关节]。3、结构可买一些微电脑浴脚器。正确的选择是,买一个比较深的木桶,要能把小腿整个放进去的那种。为什么要选择木桶呢?一是比较容易保温,二是贴近自然。
第三、要选择加热设备。市场上卖的这种泡脚桶,没有加温设备,这样,我们在泡脚的时候,有时感觉水凉了,不得不往里加热水,所以泡脚前我们可以多准备些热水瓶,灌满热水备用。
第四、如何确认泡脚效果。怎样算是泡好脚了呢?那就是泡到你的后背感觉有点潮,或者额头出汗了,就算是好了。注意,千万不要出大汗。因为汗为心之液。出汗太多会伤心的。只要出微汗就OK了,说明你的经络上下贯通了。这也是证明你经络是否通的一个办法。
但是如果你想起到某些功效的话,就可以往水里面加一些药材。例如:用生姜泡脚可以治疗感冒、风湿,减少手脚冰凉,改善睡眠,保护肾脏,延缓衰老等功效;用艾叶水泡脚能有效的祛虚火、寒火,可以治疗门腔溃疡、咽喉肿痛、牙周炎、牙龈炎、中耳炎等头面部反复发作的与虚火、寒火有关的疾病。但艾叶泡脚,也不能经常泡,因为艾叶泡脚能将虚火、寒火往下引,就会引起头面部的气血两亏,供血不足,反而会引起头晕、头痛,及情绪上的变化等。对于身体寒湿重的病人,可以每周用艾叶水泡一次脚,在泡艾叶同时,喝上一杯生姜红枣水即可去寒又不至泻气。对于泡脚的时间掌握好了同时也是能将泡脚的功效发挥到最大的!如果想护肾,最好选择在晚上九点钟左右泡脚,效果最好。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段补肾,是因为此时是肾经气血比较衰弱的时辰,在此时泡脚,身体热量增加后,体内血管会扩张,有利于活血,从而促进体内血液循环。热水泡脚不但可以起到滋肾明肝的作用,还有利于提高睡眠质量。如果泡完脚后,再适当做几分钟足底按摩,对身体的血液循环更好,脏腑器官也更能得到进一步的调节。泡脚后,建议不再进行其他活动,隔数分钟即入睡,补肾效果更佳。泡脚时,水温不能太热,以40左右这宜,泡脚时间也不宜过长,以半小时左右为宜。由于金属易冷,所以泡脚的容器最好用木盆,其中可放一些有利于活血的丹参、当归,或放些连翘、金银花、板蓝根、菊花,以起到降火清热的作用。
春天泡脚,升阳固脱;夏天泡脚,暑湿可祛;秋天泡脚,肺润肠濡;冬天泡脚,丹田温灼。
祝大家都能健健康康!
俗话说:“热水泡脚,胜似补药。”热水泡脚自古以来就是一种非常受人们欢迎的养生方式,特别是在冬天,热水泡脚可驱除寒冷,温阳暖体。山东省济宁市中医院治未病科主任医师王乐荣介绍,泡脚是中医的一种养生保健方法,具有加快血液循环、刺激穴位、解乏散寒之功效,同时还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帮助抵御各种疾病。冬天泡脚好处多,但也是有讲究的。王乐荣建议人们在冬季在选择泡脚养生时,要知晓以下几方面常识。
冬季泡脚有哪些好处
王乐荣称,民间自古就有“冬天泡脚,丹田温灼”的说法,冬天泡脚有以下几点好处。一是有助于缓解失眠。泡脚时,可在盆里加入鹅卵石,一边泡脚,一边磨脚,能够健脾益气、宁心安神,提高睡眠质量。二是有助于疏通经脉。冬季,很多女性末梢循环不良,手脚冰凉,用热水泡脚能达到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进而改善手脚冰凉的现象。三是有助于放松身心。脚底有很多穴位、反射区、经络,如果经常泡脚并做脚部按摩,对身体有良好的保健功效。四是有助于缓解头痛。把双脚浸入到40℃的热水中,约15~20分钟,能够缓解头痛症状。这是因为双脚血管扩张,血液从头部流向脚部,可相对减少脑充血,从而缓解头痛。
泡脚时加点“料”更利养生
多数人都直接用温水泡脚,王乐荣建议在水里加点“料”更有益于健康养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使用。先将这些“料”放入锅中加水熬煮,待水温适宜后反复洗脚。
艾叶:味苦性温,具有温经止血、祛寒止痛、祛湿止痒等功效。对于体内湿气重、痛经宫寒、月经不调、皮肤瘙痒、风寒感冒等人群,均可使用艾叶泡脚;生姜:性温、味辛,具有温通经脉、祛寒保暖之功效。使用生姜泡脚有助于缓解手脚冰冷的症状,同时还能预防风寒感冒;花椒:花椒用作中药具有行气、祛寒、止痛等功效。用花椒泡脚后,有助于将血脉打通,让整个身体都感觉暖融融的;萝卜:有脚臭的人,可以用萝卜泡脚以去脚臭味。
泡脚后脚底按摩好处多
泡脚后,每天坚持做脚底按摩,能缓和身体疲劳,延年益寿,增强精力,特别有助于改善睡眠状况。比如脚底板上半部“人字形”下约1厘米处,为肾反射区,推至脚底发热,对肾虚、中气不足者有一定的益处;压揉脚底后跟内圆上方中间的位置为失眠反射区,压到酸痛发热,对头晕眼花、失眠者有帮助;刮脚踝骨以下内外两侧,直至有酸痛感,对前列腺等疾病有一定帮助。
泡脚注意事项不可忽略
任何一种养生方法都不是人人都适用,且要掌握正确的方法方可达到养生的目的。王乐荣提醒大家泡脚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最好使用大且深的木桶,水位能浸到小腿一半以上为原则。且泡脚桶要注意清洁。浸泡时间约30分钟,水温一般40℃~45℃之间即可,若水凉,中间可加热水1~2次。
二是泡脚前后喝一杯水,以利新陈代谢及体液的补充。饭前饭后1小时,不宜泡脚,以免影响食欲或消化。
三是以下足部疾病患者不宜泡脚:足癣等足部皮肤病患者不宜泡脚,因为热水使足部毛细血管的扩张,可能导致继发性细菌感染;足部扭伤红肿期间,若有伤口,不可浸泡,以免刺激伤口发炎;下肢静脉曲张和静脉血栓的病人也不宜泡脚。热水泡脚时,下肢动脉扩张,皮肤充血,更多的动脉血液进入下肢,局部血流量的增加不但不会改变静脉回流的速度,反而会加重静脉回流负担,加重血液淤积。
四是有高血压、气喘、心脏病者,浸泡时间宜缩短为15分钟,若无不适,再增加浸泡时间。
五是糖尿病患者脚部神经对温度的敏感性不太强,如果泡脚时水温太高很容易被热水烫伤,严重的还可能会引起肢体坏死。因此,如果糖尿病患者需要泡脚的,建议先让家人帮忙调试水温。
六是儿童不宜用过热的水长时间泡脚。因为足弓是从儿童时期开始形成的,因此要从小注意保护。如果常用热水给小儿洗脚,足底的韧带就会变得松弛,不利于足弓的形成和维持,容易形成扁平足。
七是不可盲目给泡脚水加“料”。要想给泡脚水加中药材,最好应根据自己体质或听从医生的建议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