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七维教育发展中心:目前国内用于评估儿童自闭症的行为医学量表主要有:1)自闭症行为评定量表(ABC):该量表由家长或抚养人使用,有57个描述自闭症儿童的感觉、行为、情绪、语言、生活自理的项目。量表采用问卷式,由家长(或教师)填写。在临床实践中,患儿的某些症状未被家长所重视,通过ABC量表的填写,能够帮助临床医师进一步分析患儿的发育障碍和病理心理特征,为诊断与治疗和预后提供支持。2)自闭症行为综合评定量表和剖析图(ABCCP):这是自闭症异常行为的分类量表。依据该量表的剖析图的行为特征能够提供哪些问题应优先干预,并可以跟踪研究某一期间结果治疗后行为的改变,作为症状是否有所改善的客观指标。此外,可以使得临床工作和干预者根据量表评定的内容获得患儿异常行为特征的总体轮廓图,可用于自闭症诊断的参考。3)克兰赛自闭症行为量表(CABRS)4)儿童自闭症评定量表(CARS):该量表是临床医师用于自闭症儿童言语,行为,感知觉等方面的观察评定工具。由15项内容组成,由检查者使用评定。上述四种量表主要用于医学评估,具有较高的信效度。而对于家长,建议可以利用婴幼儿孤独症筛查量表(CHAT)在家中自己对宝宝进行自闭症的初步筛查。通常,自闭症大多在婴儿出生后即存在,只不过要在三岁或三岁以后其典型症状才会有比较明显的表现出来,如果家长在平时的观察中发现缺乏以下三个指征中的一个或以上,则宝宝有一定几率患有自闭症:1)原始陈述性指向事物:正常的婴幼儿在9~14个月大的时候就能够用手指指向事物,以引起其他人的注意,但自闭症儿童缺乏这一特征;2)眼与眼对视:这一行为在正常婴儿9~14个月时就能表现,而自闭症儿童缺乏与大人面对面对视的行为;3)装扮游戏:指的是能够用玩偶替代品,或不具备这一特性或处境的物体进行游戏,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类似于“过家家”的游戏。这种行为一般在儿童14个月的时候出现,但对于自闭症儿童缺乏这一行为。当然需要强调的是,评估本身是一个标准化的过程,因此需要评估者具有足够的专业基础与一定的评估经验,才能确保评估结果的有效性与可信度。家长在评估中所能够做的,应该是仔细观察宝宝的行为,如实记录宝宝的异常行为,并在初步筛查的基础上,及时就医或去相关专业机构进行全面的标准化的评估。
自闭症专业评估机构推荐去大米和小米机构,该平台汇聚了海内外一流的儿童康复专家、儿童教育学家、儿童行为发育医生、心理学家等,开发了具有完善自主知识产权的RICE康复干预体系。
选择专业的评估机构,需要看资质,是否为合规的自闭症教育培训机构,参与干预的康复老师是否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选择康复机构的时候一定要了解它的师资力量和医疗团队,这样可以充分知道机构整体的教育水平。其次,应尽可能的选择有丰富自闭症教育训练经验的机构,了解是否同时有针对语言发育迟缓、自闭症合并发育迟缓等疾病的课程设置,成功的自闭症教育计划才能保证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服务。最后,应选择具备一定规模及资质的康复机构而非小的康复机构,小康复机构在康复设备、教具、教育训练人员的配备上往往都不够完善,在专业性上不具备优势,容易存在乱收费和跑路的危险。而大的康复机构已具备一定的规模,在教学设施、教学资质、人员配备、课程规范化等方面都要优于小康复机构。
想要了解更多有关自闭症的相关信息,推荐咨询大米和小米。大米和小米有小组干预,通过主题活动与有规律的时间安排,干预锻炼儿童在一个小组集体中参与,并与他人社交的技能;巩固在1v1模式中学习的技能,拓展向融合幼儿园预备的技能;同时,干预的内容包含参与度、专注力、一致反应、理解规则、观察性学习等,得到了很多家庭的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