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化作用是化学反应还是物理变化

2025-03-28 07:35:39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乳化是物理变化,其实质是乳化剂的亲水基和水融合,憎水基和油融合而使体系均匀稳定,当然也不排除有些乳化剂和物质产生化学反应。

此外,乳化其实是油分子和水分子相互包容的现象,它可分为两种情况。油分子包裹水分子,即油包水型,水分子包裹油分子,即水包油型。而且油品乳化也是一种物理变化,比较常见的乳化是水包油型,往往呈乳白色。

形成乳状液所用的乳化剂绝大多数是表面活性剂,由亲水基和疏水基2 部分构成,能在油/水界面形成薄膜从而降低其表面张力。

扩展资料

乳状液的性质

乳状液的基本性质体现为粒径、流变性和界面电势等。乳状液液滴粒径的大小可用相对平均液滴直径来表示,还可用不同液滴累积的体积分数所对应的液滴粒径分布来评价乳状液液滴粒径分布。

在低浓度下,乳状液的黏度主要由分散介质决定,并且与乳状液液滴的大小和分布情况、乳化剂形成界面膜的流动性及所带电荷等有关。

乳状液的黏度可作为其稳定性的评价指标,乳状液分散相液滴粒径越大、剪切速率越大,其黏度越小,稳定性越差。

当乳状液的液滴由于电离、吸附和摩擦而带有电荷时,在电场中会定向运动,其表面带有的电荷会形成双电层结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乳化反应

回答2:

乳化作用是化学反应。

乳化作用是指乳化剂是使不相容的油、水两相乳化形成相对稳定的乳状液的过程。形成乳状液所用的乳化剂绝大多数是表面活性剂,由亲水基和疏水基2 部分构成,能在油/水界面形成薄膜从而降低其表面张力。

由于表面活性剂的存在使得非极性憎水油滴变成了带电荷的胶粒,增大了表面积和表面能。由于极性和表面能的作用,带电荷的油滴吸附水中的反离子或极性水分子形成胶体双电层,阻止油滴间的相互碰撞,使油滴能较长时间稳定存在于水中。

扩展资料:

在乳化香精中的应用:

乳化香精是由食用精油、比重调整剂、色素、抗氧化剂等组成的油相和增稠剂、去离子水等组成的水相,经高压均质、乳化制成的。乳化香精产品自20 世纪60 年代面世以来,主要以传统的乳化方式生产为主,近年发展了多种先进的乳化方式。

转相乳化法、高浓乳化法、复合乳化法等。乳化香精的稳定性和浊度是乳化香精发展及应用的2 个重要方面,适合的乳化稳定剂和增重剂是乳化香精获得高稳定性的关键。

乳化剂与油性香料相结合,能作为比重调节剂,增大油相密度,减少油、水相密度差; 乳化剂可降低两相间的界面张力,使形成的乳状液保持稳定。

饮料乳化香精中较常用的乳化剂有松香甘油酯、达马胶和脂肪酸蔗糖酯等。不同的乳化剂和稳定剂的乳化稳定效果不同,制成的乳化香精溶解在饮料中的浊度也不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乳化作用

回答3:

乳化作用是将一种液体分散到第二种不相溶的液体中去的过程。具有乳化作用的表面活性剂称为乳化剂.乳化机理:加入表面活性剂后,由于表面活性剂的两亲性质,使之易于在油水界面上吸附并富集,降低了界面张力
物理变化

回答4:

乳化作用是将一种液体分散到第二种不相溶的液体中去的过程.
所以是物理反应

回答5:

乳化作用是将一种液体分散到第二种不相溶的液体中去的过程,是一个物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