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说白了就是一个念头。这个念头可大可小,也许就一个侧隐之心,也许是一句关心的话,也许是一个助人一臂之力的豪举。 19世纪,山东人武训,早年丧父,家境清贫。他以行乞奉养老母亲,被称为孝丐。母死以后,又以行乞、绩麻和放高利贷为业,用积累的财产在堂邑柳林集兴办义学。后来又在馆陶、高唐、临清等地设立四所义学,并跪请教师“认真教育”,同时勉励学生刻苦攻读,他的举动得到山东巡抚张曜的奖励,清政府授以“义学正”名号,并赏他穿黄马褂。这里说的是一个穷人行善的历史。 老舍先生写的《正红旗下》里有个视金钱如草芥的定大爷,是以老舍先生的恩人“刘大爷”为原型的。他生长在大富之家,却笑傲金钱。他办贫儿学校,办粥厂,施舍粮米......一生千金散尽唯以助人为乐。后来他遁入空门成为宗月大师。这是一个富人行善的传奇。 说到慈善,我们的大脑会链接到慈善家这个词,好像慈善是富人用吃剩的面包去救济穷人。但是善举是不分大小的,可能你捐出的只是一件旧的棉袄,但是对于得到棉袄的人来说,就是一个温暖的冬天。可能你能拿出的只是一个386的电脑,但是一个孩子就从此就和科技结了缘。可能你只能给一个不幸残疾的青年写一封慰问的信,但是这个青年会感受到你给他的力量......不胜枚举。 现在的中国,弱势群体越来越受到关注。这里有几千年文化的积淀,孔子讲仁,老子也说仁,我们是一个说了几千年仁义的民族。这也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产物,因为“帮助别人就是在帮助自已”。 你知道吗?希望工程里的那个大眼睛小姑娘已经长大了,但是还有无数像她那样的孩子因为交不起学费而缀学在家。 你知道吗?陕西省的小山村里,吃水仍然是他们最大问题,水依旧“贵如油”。 你知道吗?在藏民的敖包里,药品溃乏一直困扰着这个马背上的民族。 ...... 我伸出一只手,请你也伸出一只手......用我们大家的力量,去帮助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