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是什么意思?

2024-11-19 03:22:56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解释:自身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干;自身不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

出自春秋 孔子的《论语·子路》,《论语·子路》是出自《论语》的文章,共有30篇,有关于如何治理国家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教育思想,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品格完善,以及“和而不同”的思想。《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

扩展资料:

《论语》后世影响

《论语》进入经书之列是在唐代。“到唐代,礼有《周礼》《仪礼》《礼记》,春秋有《左传》《公羊》《谷梁》,加上《论语》《尔雅》《孝经》,这样是十三经。”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此书在中国古代社会所发挥的作用与影响之大。

《论语》中保留了一些人们对孔子师徒的批评讽刺,有的作了辩驳,有的没有回答。其驳议辩难部分对后世很有影响,如《答客难》等设为主客问答进行辩难的小赋,都从《论语》受到启发;其自我解嘲部分,表现了儒家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对“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积极奋进精神的赞扬。

回答2: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意思:孔子说:“自我端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实行,自身就不端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
此警句,在当今仍有反腐倡廉的现实意义。
语出:孔子《论语·子路篇》。

回答3:

《论语·子路》中,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是说: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未,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

回答4:

原文: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翻译: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译文: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

回答5: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语出孔子《论语·子路篇》。原文为: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其全句义为:孔子说:“自身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干,自身不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