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字玄德,生于公元161年,涿郡涿县人,他身高7尺5寸(汉尺) 。生性少言寡语,待人谦和,喜怒不形于色,喜欢
结交英雄豪杰,故后有“桃园三结义”。
刘备是中山靖王的后人,汉景帝刘胜的玄孙。从小就失去了父亲,和母亲一起靠贩鞋织席度日。
刘备家附近有一棵桑树很像华盖,与孩子玩耍时他曾说过:“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可见刘备自小有着远大的志向。
公元207年,他“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帮助他联吴抗魏,经过赤壁之战获得荆州地区。并且于公元221年4月在成都称帝。入主四川地区。
公元221年7月,刘备亲自率兵进攻东吴,孙权派陆逊领兵5万抵挡。公元222年6月,两军在猇亭对恃,刘备于彝陵到猇亭一带扎营40余座,后被陆逊火烧连营,惨败而退守白帝城。
公元223年4月,刘备含羞而逝,死于白帝城,终年58岁。
“威而有恩,勇而有义,宽宏而有大略。”张浦曾这样评价过刘备。
诸葛亮也曾说过:“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也给于刘备高度的评价。
然而为什么这么优秀的君主而不能统一天下呢?
依我分析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刘备做事犹豫不决
刘璋邀请刘备入益州一同对抗张鲁,刘璋的派来的使者法正私下向刘备献秘计,请刘备借机夺取益州。刘备犹豫不决,庞统劝说刘备不要舍弃良机。刘备没有同意庞统的观点,于是留诸葛亮、关羽等人镇守荆州,而自己则带领庞统等人进入益州。同年,刘璋和刘备在涪城相会,庞统献策借机擒住刘璋,刘备感觉自己还没有在四川站住脚跟,拒绝了这个建议。之后,刘璋回到了成都,而刘备驻扎在葭萌关。
蜀汉亡,孰之过?“曰罪在刘备,皇叔过于妇人之仁,不听庞统之言,早取西川,遂有凤雏之死,孔明入川……”。(《三国志 蜀书 先主传》)
如果当时刘备采纳了庞统的建议。想必很快就有了霸业的基础。就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对抗魏、吴。
不过,他还是没这样做。他考虑问题太过周全,担心这个,害怕那个,几乎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才出手。所以,这种人,往往不能好好得把握机会,导致错失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