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肺源性心脏病?

2025-02-01 05:13:03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肺部疾病引起的心脏病,即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纤维化、胸廓畸形等引起肺血管阻力增高,肺动脉压升高,心脏无法承受时出现心脏增大或功能障碍的疾病。肺心病根据起病快慢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肺心病大部分由于肺栓塞引起,如长期卧床患者、手术后患者、静脉曲张患者、产后空气栓塞或骨折导致脂肪栓塞。慢性肺心病大部分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病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程较慢,如慢性支气管炎经10-20年,支气管哮喘患者长期不进行治疗形成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回答2:

肺源性心脏病是患者本身不存在心脏疾病,由于慢性支气管炎形成肺气肿、阻塞性肺高压、阻塞性的肺通气障碍,导致肺动脉高压,由于肺部疾病影响到心脏,先是影响到右心房、右心室然后再影响肺循环、左心房甚至影响左心室,这样由于肺部疾病导致的心脏病,叫肺源性的心脏病,最常见的是老慢支引起的肺气肿、肺心病,有些患者是由于限制性的胸廓畸形引起心脏病,这就叫肺源性心脏病。

回答3:

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指肺组织或肺动脉及其分支发生病变,如肺部疾病、肺血管病变、胸廓畸形或呼吸中枢障碍等引起肺循环阻力增加,引发肺动脉高压而导致的一组病变。即右心室增大伴有或不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上通常又分为急性肺源性心脏病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前者在我国少见。

回答4:

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主要是由于支气管-肺组织或肺动脉血管病变所致肺动脉高压引起的心脏病。根据起病缓急和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临床上以后者多见。复方苷艹细辛汤专家指出:本病发展缓慢,临床上除原有肺、胸疾病的各种症状和体征外,主要是逐步出现肺、心功能衰竭以及其他器官损害的征象。

回答5:

肺源性心脏病是指由于肺部的原因导致心脏受累而引起的心脏疾病,主要是指长期的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反复发作,肺部气体交换功能受到影响,导致肺瘀血,从而引起心脏右心功能受限发生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