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代品”在学者的学术文献中的解释有如下几种:
1、所谓替代品是指那些能够实现同种功能的其它产品。一般说来一个行业中的几乎所有企业都会受到替代品的威胁从而限制了企业的潜在利益获取。
2、替代品是指假如有两种物品A与B,如果A物品的价格上升加大了B物品的需求,同时,反过来也成立,那么物品A与B就互为替代品。
3、这里的替代品是指具有市场价值并能取代专利产品使用的产品。仅仅存在竞争的事实不能说明就有可获得的替代品。如在Radio Steel诉MTD案中,侵权人认为轮椅已使用多年,其功能是一样的,许多厂商在市场上销售,因而是可接受的替代品。
4、所谓替代品,是指那些能够实现与本行业提供的产品具有同种功能的其他产品,因而会产生对客户、消费者同类需求的争夺。一般替代品的价格越低,越有竞争力。
5、替代品的威胁从目的上讲,替代品是指同该行业生产的产品一样可以满足相同需求的物品。如果该替代品在价格上或性能上具有吸引力,那么一些买主会被其吸引而改变习惯。
6、所谓替代品是指功能或用途基本相同的不同种类的商品,在满足消费者需求时可相互替代,它们之间互称为替代品,网络信息商品的替代品包括传统信息商品,如图书、期刊、广播、电视及其他声像资料等。
7、替代品是指具有与该行业当前产品(或服务)相同或类似功能的产品(或服务),其威胁取决于替代品的盈利能力、替代品生产企业的市场策略以及购买者的转换成本。
8、替代品是指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增加的两种物品,如冰激凌和冷冻酸奶,二者都是冷而甜的奶油食品,它们满足相似的欲望。
9、替代品是指在功能上能部分或全部替代某一种产品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