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针具交换”和“美莎酮”措施?
在艾滋病的预防中,世界各国根据自己的国情试行了各种防治措施,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些措施被某个国家推荐为“行之有效”,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认为是“适得其反”。当前争论最激烈的有“针具交换”、“美莎酮”措施、毒品合法化和中学生发放避孕套等。
“针具交换”是荷兰阿姆斯特丹等地的研究人员提出的措施,即免费给静脉注射毒品成瘾者以新的针具交换其用过的针具,以减少传播艾滋病病毒的机会。据介绍,获得了满意的结果。美国的一些城市也在推广此措施。
“美莎酮”措施:也是荷兰阿姆斯特丹的研究者提出的,即每日给吸毒者分发口服的美莎酮药液,以代替静脉注射海洛因,据介绍,也获得满意的效果。
毒品合法化:是美国克林顿政府中医务总监埃尔德斯最近提出的,他认为毒品合法化以后,价格下降,贩毒走私减少,犯罪率和艾滋病感染率也会下降,此提议遭到美国议会的反对。
中学生发放避孕套:有不少国家对性活跃期的青少年发放避孕套,有些亚洲国家则将避孕套箱放在旅馆、饭店和公共汽车上等人们容易取走的地方。
针具交换、美莎酮措施及毒品合法化虽然可能控制艾滋病的传播到某种程度,但等于是支持吸毒,但欧洲一些国家贩毒活动非常猖獗,无法从根本上彻底解决吸毒和感染艾滋病的问题,就只好采取眼前的治标办法。我国是禁毒与强制戒毒同时执行,能取得长远的治本效果。因为国情不同也只能各行其是。
至于中学生发放避孕套,这在西方性开放的国家,像美国,72%的高中生都承认有过性伴侣,只要结合对青少年加强性教育的同时发放避孕套,倒不失为一种可行的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