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蝶
熊猫蝶在台湾又名黑面蝶,当熊猫蝶在受到惊吓或是夜晚的时候,体色就会变成棕褐色,这是熊猫蝶的一大特色。野生环境下的熊猫蝶主要栖息在珊瑚礁区水深3-25米间的水域。
中文学名:熊猫蝶
拉丁学名:Chaetodon adiergastos
别称:黑面蝶(台湾)
分布区域:分布在西太平洋的珊瑚礁海域,分布范围包括琉球群岛
大绢斑蝶翅展80~100mm,是青斑蝶类中体型最大的种
斑蝶除以迁飞著名外,它的翅膀及身体常含植物毒素,以致鸟类等天敌不敢侵犯它。
幼虫取食马利坚、天星藤、牛皮消、萝摩等含毒素的植物,这有助于它免遭天敌攻击。在坦桑尼亚的密林里,有一种克利斯帕蝶,无论哪一种鸟都不敢放胆取食它。原来,它的翅膀中含有一种叫强心苷的化学物质,它虽无剧毒,但味道特殊,细心的鸟儿凡食先要尝味,它们怕被毒死,不得不忍饥弃之。强心苷又从何而来?它来自密林中一种叫苦肯的植物叶子,这种叶子是克利斯帕蝶幼虫喜爱的植物,幼虫能把强心苷贮存在体内,成虫羽化后,此物又集中在蝶的翅上,于是强心苷就这样成了克利斯帕蝶的秘密武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