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渊乱晋是怎么回事具体什么时候的事情刘渊是刘禅的

2025-04-05 01:13:31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西晋

西晋(265—316年)是中国一个朝代名,且具有政治意义,西晋君臣在政治上是得到北魏承认的,这点有别于东晋。晋武帝司马炎于265年取代曹魏政权而建立,国号晋,定都洛阳,区别于五代时的后晋,史称“西晋”,又称为司马晋。西晋为时仅五十一年,倘由灭吴始计,则仅三十七年。280年,灭东吴,完成统一。公元265年,司马炎取代曹魏政权建立了晋朝,这就是历史上的西晋。公元311年,刘聪领匈奴军队攻占了西晋的都城洛阳,俘获晋怀帝,西晋军队则在长安拥立愍帝,延续西晋政权。五年后,即316年,刘曜又率领匈奴军攻破长安,愍帝献城投降,西晋结束。第二年,司马睿在建康称帝,续建了晋朝,史称东晋。 

西晋恢复古代的分封制

三国魏国的时候,曹爽当政,有人指出若不分封宗室诸王,政权可能转入异姓之手,曹爽不听。之后,司马氏家族果然夺取了曹氏皇族魏国的政权,这事在司马氏家族中很有影响。因此,西晋建国初期,公元265年,晋武帝恢复了古代的分封制,封二十七个同姓王,以郡建国。之后不断扩大宗室诸王的权力。

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是发生于中国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动乱,为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从元康元年(291年)起至光熙元年(306年),共持续16年。西晋皇族中参与这场动乱的王不只八个,但八王为主要参与者,且《晋书》将八王汇为一列传,故史称"八王之乱"。

刘渊

刘渊(约251年-310年),字元海,新兴匈奴人(今山西忻州市北)。为五胡十六国时代中,汉国的开国君王。刘渊是西汉冒顿单于的后代,本姓挛鞮,祖上因汉高祖刘邦嫁公主给冒顿单于和婚并约为兄弟的事而改姓刘。刘渊亦是东汉末年南匈奴单于于扶罗之孙,匈奴左部帅刘豹子。刘渊在父亲死后接掌其部属,直至八王之乱时诸王互相攻伐,刘渊乘朝廷内乱而在并州自立,称汉王,建立汉国(后改为前赵),5年后称帝,改元永凤。310年,刘渊病死,在位六年,被谥为光文皇帝。

五胡十六国

五胡十六国(304年-43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该时期自304年刘渊及李雄分别建立汉赵(后称前赵)及成汉起至439年北魏拓跋焘(太武帝)灭北凉为止。范围大致上涵盖华北、蜀地、辽东,最远可达漠北、江淮及西域。在入主中原众多民族中,以匈奴、羯、鲜卑、羌及氐为主,统称五胡。

回答2:

刘渊(249年至253年之间-310年),字元海,新兴(今山西忻州北)人,匈奴族,匈奴首领冒顿单于之后,南匈奴单于于夫罗之孙,左贤王刘豹之子。汉高祖刘邦将一位宗室之女,作为和亲公主嫁给冒顿单于,并与冒顿单于相约为兄弟,所以,冒顿单于的子孙都以刘氏为姓,其实和刘禅没有半点关系。刘渊在西晋日趋衰败、各地流民纷纷起义反晋的浪潮中,自称汉王,追认、尊奉后主刘禅,只是以此来使天下人的期望归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