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误诊的法律责任
一、误诊的概述
1、临床误诊的涵义
临床误诊是指医生在临床医疗工作中因主观或客观因素的影响作出了不符合或不完全符合病情的结论,即医生在认识疾病过程中期望认识其本质而实际与疾病本质发生了偏离的现象,即医院丧失了应有的判断能力,而给患者带来了不必要的损害。
2、临床误诊的分类
临床误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责任性误诊,另一类是技术性误诊,无论责任性误诊或技术性误诊,其性质者属于医疗过失,前者是失责行为,后者是技术行为。
责任性误诊是指医务工作人员不负责任导致误诊,该成立的前提需有过失,包括过于自信的误诊和疏忽大意的误诊;技术性误诊是指医务人员因缺乏应具备的技术和经验导致的误诊。因此,判断是否误诊误治要从两个角度去考虑,一是医生在诊断中有无不负责任的行为,例如不认真询问病史、不详细进行体格检查、不认真分析病情、不完成应该进行的检查慧斗项目、过于自信不听取他人意见,鲁莽行事不向上级医师请求汇报,不顾病性疑难危重不及时会诊、转诊而酿成误诊误治。二是医生不钻研业务,技术水平低下,与其技术职务完全不相称,对可以认识的疾病未能认识,对可以治疗的疾病造成误治,使病人疾病不愈,甚至加重。
3、误诊的主要表现
一、将“无病”诊断成“有病”;二、将“有病”诊断成“无病”;三、将“此病 ” 诊断为“彼病”。所有这些误诊都给患者带来了不必要的损害,增加和延长了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二、误诊承担法律责任的前提及条件
何种情形下的误诊才应承担法律责任?
客观上讲,基于病理的高度复杂性,医院的误诊是正常现象,如果凡是误诊造成人身损害或精神损害,就让医院无条件承担赔偿责任,即医疗风险完全让医院承担,显然是不合理的。误诊是否应当承担责任呢?不能简单作出是或否的回答,应当按照是否具备侵权民事责任构成要件判定。
1 、误诊是否存在过错(过失)是医院承担法律责任的必要前提。
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件49 条规定,不属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然而,不属医疗事故不一定不存在医疗过错,民法通则106 条规定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据民法通则的过错责任原则,只有因过错(过失)所导致的误诊才能产生相应的法律责任。
行为人对其行为的结果应当预见到但未预见到,或者虽然预见到而轻信其不会发生,以致造成损害结果的叫过失。衡量行为人是否有过失,应以行为是否“应注意”、“能注意”而“未注意”为依据,来判断诊断如慧行为是否规范,诊断医生是否尽责。因为医学是个很复杂的学问,不但个体差异大,而且疾病发展也复杂,难免出现意外,关键是看医生能否尽职尽责,即医疗过错主要体现在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应当防范没有防范,这是一个基本衡量原则。
审判中,衡量医院是否存在过错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
1 是否具备准确诊断的条件,如病人是否能清楚、完整地陈述病情,诊断所依据的其他客观性资料是否完备,特别是各种检查报告是否及时产生,病情是否稳定等。
2 是考察具体的诊断、治疗过程。考察医疗机构在诊断前问诊是否全面,有无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在初步诊断后对病情变化是否密切观察,有无根据病情的发展、症状的表现和变化来修正自己的诊断;是不是存在过分自信的情况,对疑难、不典型的病状,不经会诊、讨论就盲目下结论。总体而言,就是以客观标准考察医生诊断时的心理状态,考察其有无尽到谨慎的注意义务。
3 是医院的等级及所处的地域间发展不平衡,医疗水平和条件差参不齐。对于诊断的辅助手段也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因此对疑难杂症的诊断难度增加,往往级别越高的医院因其整体的设施及技术力量等因素,医疗水平就越高,因而诊断能力就越强。
总言之,判断医疗机构是否存在过错,关键就是审查医患双方就医院履行义务“当”与“不当”。如果医院履行义务“不当”,即有过错,就应承担民事法律责任。
医疗机构的过失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是医疗机构承担责任的必要条件。
根据民法理论,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行为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有四: 1、损害事实;2、行为违反法律;3、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有因果关系;4 、行为人有过错。同时具备以上4 个渣碧答条件,行为人才承担此侵权的民事责任,所以,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因果关系有无,是责令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的前提。如果没有损害结果的发生或损害结果的发生和医疗机构的误诊没有因果关系,则不承担法律责任。
医疗机构有过错的误诊导致误治,增加和延长了病人的痛若和经济负担,造成了患者暂时性机体结构破坏或延误医疗时机造成功能障碍、残疾、死亡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由于疾病的共性、药性作用的复杂性,一些虽有过错的误诊没有导致误治,患者没有损害后果,就不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三、临床误诊的法律责任
临床误诊的性质不同,涉及到法律责任也不同,从过错原则上看,无过错的误诊不承担法律责任,有过错的误诊有以下几种法律责任。
一、医疗事故责任,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医疗活动中存在过失,即违反了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不良后果,损害程度必须达到《医疗事故处理条件》规定的医疗事故等级,以及卫生部《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的规定要求,且过失行为不良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时,即构成医疗事故,应当承担医疗事故责任。
二、民事法律责任,人民法院在审理医疗纠纷案件时,对不构成医疗事故,但经审理能够认定医疗机构存在过错的误诊行为,符合民事侵权构成要件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确定医疗机构承担责任。
对技术性误诊,无论给患者造成何种程序的损害,都要由医疗机构承担民事责任。根据误诊给病人带来的损害,医院应赔偿患者因误诊误治增加的不必要医疗费、交通费,根据不同情况赔偿病人因营养支持从而支出的营养费,因误诊误治产生的误工费,如侵权后果严重,还要承担适当的精神抚慰金等。
三、刑事责任,我国刑法规定,“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人员死亡或严重损害就诊人身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四、结束语
客观上讲,基于病理的复杂性,医院误诊是医学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医疗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检查过程,具有风险性和专业性,误诊是允许的,并非所有的误诊都需承担法律责任,关键是医院在医疗过程中是否存在过错。属医疗事故的,接《医疗事故处理条件》的相关规定处理,不属医疗事故但医院有过错的,按过错责任原则,承担责任,判断误诊的过错标准尤为重要。必须区分误诊的具体情形,即误诊是否存在必然性、或然性,只有存在过错的、不应有的误诊,医生“应注意”、“能注意”而“未有注意”造成行为不规范,没有尽责的误诊,才承担赔偿责任。
导读:本文为您提供相关的法律知识,并就医疗事故的赔偿标准是如何确定的相关内容进行解读,欢迎浏览。 最权威的专业律师通过本文就具体问题为您介绍相关于医疗纠纷方面的法律知识,如果您有相关方面的法律问题不妨直接浏览本文或者是进行免费法律咨询。医疗纠纷专业律师将对本文进行律师点评。欢迎阅读。 判断误诊应从两个角度考虑: 其一,医生在诊断过程中不负责任,如不认真采集病史、不全面进行查体等。 其二,医生不钻研业务,技术水平较低,对应该而且可以认识的疾病没有认识。 1.责任性误诊。责任性误诊是指医生马虎从事、疏忽大意、对工作不负责任造成的误诊。在临床工作中,各科均有各自的一套采集病史和检查检验程序,医生必须遵照执行,结合各病例的特点,认真完成诊断工作,否则就有可能造成误诊。 常见的责任性误诊错误有下列几种:采集病史草率,不详细问病史,不重视病人或家属提供的情况;忽视其它医疗单位或其它科的资料,不重视陪送医务人员的意见;不认真分析病示;对疑难问题不驻时请示或会诊,擅自鲁莽行事。 例如,某医生接诊一男性病人,主要症状是腹痛、腹胀、恶心呕吐、不排袜橡源气和便。医生在查体时只让病人把裤子退到下腹部,随便在腹部听、叩了几下,没有进行全身性全面查体,即诊断为“急性完全性肠梗肠”,并通知手术室准备手术。术中才发现病人患的是右侧腹股沟斜疝,小肠已进入疝囊不能还纳,形成狡窄。由于原来按肠梗阻的诊断将切口取在左及脐旁,距疝囊较远,只得重新再开一刀,进行了疝气的修补手术,给病人造告态成了不应有的损害。 如果本例接诊医生能认真负责,按规定进行全面查体,这起误诊过失是可以避免的。 相关专题如何调解医疗纠纷二级丙等医疗事故赔偿金护理医疗事故如何申请医疗事故鉴定 相关咨询:这种情况算医疗事故吗? 医疗事故的赔偿标准是什么?我爸前年因为右肾中度积水做了肾盂成形术,手术后主治医生说手术很成功,可是术后就一直发烧不退,20多天还是不退,医生说出院可能就没事了,让我们出院,然后我们就回家了。回家后还是一直发烧,后来就又住院了,如李检查后说肾周脓肿,进行了二次手术,术后输尿管干脆就排不出尿了,现在两年多了一直就是通过输尿管支架来排尿,这种情况算医疗事故吗?我们能不能要求赔偿? 九问律师解答:根据你提供的情况现回复如下:此文档已经帮助80 人
误诊,即错误的诊断。诊断的目的在于确定疾病的本质,并随之选择有针对性的治疗,使病情向好的方面转化。因此把不正确的诊断看作是错误的,把不及时、不全面的诊断也同样看作是错误的。
判断误诊应从两个角度扰知考虑:
其一,医生在诊断过程中不负责任,如不认真采集病史、不全面进行查体等。
其二,医生不钻研业务,技术水平较仔李歼低,对应该而且可以认识的疾病没有认识。
责任性误诊。责任性误诊是指医生马虎从事、疏忽大意、对工作不负责任造成的误诊。在临床工作中,各科均有各自的一套采集病史和检查检验程序,医生必须遵照执行,结合各病例的特点,认真完成诊断工作,否则就有可能造成误诊。
常见的责任性误诊错误有下列几种:采集病史草率,不详细问病史,不重视病人或家属提供的情况;忽视其它医疗单位或其它科的资料,不重视陪送医务人员的意见;不认真分析念冲病示;对疑难问题不驻时请示或会诊,擅自鲁莽行事。
医院在治疗应前告知家属误诊率
医院在治疗前应告知家属误诊率:
即便是难以避免的误诊,如果在病人死亡时医院一方拿出来说事儿,显然都是要犯众怒的,无法不使人联想到推卸责任,而这样的猝死真的是疑难病吗?是医学发展的局限还是医生
水平局限?是病情的过分复杂还是医生的责任心不够?无论什么,都很难用误诊率来解释。
那么,什么时候需要我们关注误诊率呢?很显然,不是治疗失败之后,而是在治疗开始之前。“试管婴儿”技术是一种新兴的高端技术,但因为技术的局限,现在的受孕成功率也只有
40%,很多人花了几万元的治疗费但最终还是没能做成父母,却很少有人因此和承担这种手术的“生殖医学中心”打官司?因为这个40%的比例,是在病人一进医院,准备接受手术前就
被告知的,病患有自己的选择权,如果接受这个不理想的结果就去做,如果不能接受,受术者可以自行放弃,医院已经把丑话说到了前头。
但更多的治疗与此相反,为了留住患者,增加门诊量,没有任何一个医院愿意在病人第一次选择自己医院时,就很诚实地把医院的水平以既往误诊率的形式如实告知病人,即便有误
诊,医院也会尽量掩饰以求得名声不受影响,以便留住病人,这就难免病人在踏进医院的时候,就认定医院绝对可以使他起死回生,不管是什么样的疑难病,这就形成了病人对治疗
效果的过高预期,而医生或者医务工作者,也很少从科普的角度告知病人,哪些疾病是难以治愈的?什么样的死亡是在所难免的?一旦发生误诊误治,即便医生占在理上,也很难平
息病患的情绪,从这个角度上说,对误诊率的隐晦也是医院的一种失职。樱粗
对待误诊的态度:
由于误诊有失误的含意,误诊常常导致误治而延误了病情,有时甚至会造成医疗纠纷。在社会舆论中,误诊被视为不负责任或技术水平低的问题,所以广大医生对误诊常持有敏感
的、回避的态度,认为被认定误诊就意味着要负责任,就有损于自己的声誉。然而,误诊又是临床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即使是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也难免发生误诊。所
以,
对待误诊也应当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要对脊升镇不同的误诊情况作出不同的客观评价:误诊不能和错误等同、误诊有其客观原笑渣因、应当正视误诊的存在、应当避免发生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