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小学是否应该开设英语课的辩论

2025-04-15 11:20:35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不断地深入,各省市在国家课改总纲的指导下,制订各种方案,采取各种措施,努力完成历史赋予的重任。就开设的课程来说,小学三年级起由原来的语文、数学两门主要课程改为语文、数学、英语三门主要课程,其目的是培养新时期全面发展的接班人,这是时代的需要,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需要。小学开设英语课,让孩子从小接触英语,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外语基础,为其终生服务,有其必要性。但决策一个问题,做好任何一件事,都应掌握一个“度”的问题,不然就难以达到目的,难以登至理想的彼岸。
一、英语教学挤压了母语教学。
英语被列为主课,在目前“全员总动员”上好英语的局面下,教师要千方百计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于是早上进班抓英语,中午进班搞辅导,英语课成了三门主课中的重点工程,而原来早上学生用来读语文、吟诵中国经典语言文字的时间全部让英语占领。母语学习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也难怪低、中年级的学生拼音发音读成英语,英语发音读成拼音;也难怪语文教师哀叹中国的学生中文学不好,外文学不了。
二、小学英语教材不固定,不统一。
目前,让教师更为难的是教材不固定。前几年我们常州地区许多学校使用的是译材版小学英语教材,如今统一规定使用牛津版小学英语教材,后者要求学生掌握的词语要比前者增加近一倍,学习难度更大。如现在的六年级,为了弥补学生前一、二年学习的不足,各学校只能利用暑假为学生补课,少则半月,多则一月,师生冒着酷暑,顶着烈日,加班加点,拼命突击。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明知是违反国家规定,明知是摧残学生,加重学生负担,剥夺学生休息度假权利,但也无奈,只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要不然学生就难以应付开学后的统一考试乃至小学毕业考试。学校来说更是无奈,如此违心之事迫不得已,何况还要向学生收取一定数量的补课费,以支付教师的加班费和补习班各种办公费用。学生是无辜的,学校领导和教师是无辜的,那么违规的责任究竟由谁来负呢?
三、小学英语教学质量不如人意。
由于师资教材等各种原因,目前小学英语教学质量不如人意。家庭条件好的可请家教,家长英语素质好、学生智力高的一部分学生英语成绩较好;而家庭条件差,请不起家教,家长不懂英语,无法辅导的成绩不理想,智力稍弱的成绩就跟不上。各地都出现了英语成绩参差不齐的现象。如有个别学校六年级在今年期中摸底调研测试中,出现及格率不到25%,40-50分的学生特别多的现象。这给初中英语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更大的困难。
以上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现状带给我们很多的思考:
1.小学究竟以母语为主还是以英语为主。任意搞一个调查就可以知道,任何一个班级,一个学生每天实际化在英语学习上的时间要比语文学习的时间多,如此下去,汉语作为世界上的使用人数最多的语种,作为中国人自己的语种必将成为一种弱势语言,那么,中国人又如何继承和发展自己的母语。试问在美国、英国、俄罗斯等发达国家小学中也这样开设外语课程吗?
2.小学究竟从几年级开设英语为宜。鉴于中国的国情,鉴于目前中国教育和师资的实际情况,小学开设英语有一定的必要和条件,但这些条件还不充分。几年来的实践也证明,小学从五年级开设英语课程为宜。二十班以上的学校只需二至三个专职英语教师,学生的接受能力也在许可范围之内。
3.小学英语教学要求要降低。我们的学生从小就生活在汉语生活的大环境中,从他们哇哇学语就接触汉语,他们靠汉语生存,靠汉语增长智慧,靠汉语成长,而成材之后绝大多数都仍生活在这个环境中,服务于自己的祖国。在这种大环境中开始学习外国语言,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因此在小学阶段必须降低英语教学要求,是否可以以口语为主,不要过多的追求学生对单词的背诵、默写和对句子的理解。几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原来使用的译材版小学英语教材较为适合,甚至还可以降低一些难度。
4.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十分重视小学生过重负担的减轻。目前由于小学英语课程的开设,小学生负担不是减轻而是加重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我们培养的是国家的建设者,不能把孩子当成“试验品”。一个试验不成再搞另一个试验,这将耽误一代人,坑害一代人。如果研究小学教育教学的专家、教授们,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者对自己身边的孩子进行一些调查,再到农村、城镇进行一些调查,关注孩子身心素质发展的研究,与外国同龄孩子认真地、实事求是地比一比,那么也许就会更强烈地呼出十年前已发出的声音:“救救孩子”。
“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小学英语课程的开设,给我们带来很多思考,为了孩子,为了未来,让我们大家来正视这个问题,把中国的教育改革得更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