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菩萨座像和全身站立家保佑的含义有不同吗?

2025-03-27 06:33:31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一 有一样的地方,大家都是宗教里面对于保佑的安全,不同的地方是,观音菩萨侧重内心修炼,而全身站立是需要 拜神的
  二 观音菩萨,在中国民间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提起观音,在我们的眼前立刻浮现出的是一位头戴宝冠,身披璎珞,锦衣绣裙,秋波流慧,玉容含情,左手托净瓶,右手拿柳枝,足踏莲台,法像端庄,亭亭玉立的女性形象。千百年来,这一形象似乎已经固化在了我们的头脑里。“女大十八变,变作观音面”,在不少人看来,观音就是一位美丽、善良、慈悲的女性,同时她又能在人们需要的时候及时地给以关爱和救助,殊不知观音最初从印度传到中土时是男性形象。
  三印度佛教的观音呈男性,是在印度传统佛教轻视女性,甚至认为女性得道只有在转为男身之后才能实现的观念背景下产生的。古印度是一个等级制度森严的社会,存在着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等四大种性。女性的地位和首陀罗一样,处于社会的最低层,是最低贱的一类公民。她们只是男性的附庸,没有任何的社会权利。《摩奴法典》说:“诱使男子堕落是妇女的天性,……因为在人世间,妇女不但可以使愚者,而且也可以使贤者悖离正道,使之成为爱情和肉欲的俘虏。”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之初的佛教徒都是男性,他们出家,割断和家庭、社会的一切联系,过禁欲行乞生活,严禁女性入教;并将妇女与禽兽、魔鬼相提并论,认为三者都是佛徒修行学道的大敌和破坏者。原始佛教在创建、巩固、宣扬自己的理论体系的同时,吸收婆罗门教的观音信仰创造了自己的菩萨,名叫“马头观音”或“马头明王”。此时的观音,无论从形象上看,还是从功法与职司上看,都保留着“双马童神”的诸多特点,其形象依然是小马驹。公元前后,随着大乘佛教体系的进一步完善,“马头观音”开始改作男人身。同时,佛门弟子还对这位男相观音的身世作了许多新的解释,把他说成是阿弥陀佛的长子,与其二弟大势至菩萨辅助其父,弘化佛法,成为阿弥陀佛的左右肋侍,父子三人合称西方三圣。

回答2:

没有不同。

菩萨像的作用是帮我们缘念的,与画像、浮雕等等意义一样,与文字“观世音菩萨摩诃萨”意义一样。我们礼拜菩萨,拜的是菩萨的身语意无边功德,不是拜的泥土木石纸墨金玉。

回答3:

阿弥陀佛!
恕我直言,佛菩萨不会保佑任何人。因为佛教是教育,佛菩萨是最有智慧的老师,只有肯依教修行的人才能够得到真实的利益,这才是的佛菩萨的加持和保佑了。
因此,不要对佛教有丝毫的迷信,任何求神仙保佑的想法都不过只是痴心妄想而已,因为,佛菩萨都不能够改变别人的因果,佛菩萨只是给我们指明了方向,脚下的路必须我们自己走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