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般常规的三极管,把万用表打到hFE档上,一般三极管都是平的一面对着你时从左到右为E、B、C,插到PNP和NPN的插槽试一下,读数较大而且稳定的时候插槽对应的类型就是三极管的类型。具体方法是将万用表调至电阻挡的R×1k挡,先用红表笔放在三极管的一只脚上,用黑表笔去碰三极管的另两只脚,如果两次全通,则红表笔所放的脚就是三极管的基极(B)。如果一次没找到,则红表笔换到三极管的另一个脚,再测两次;如还没找到,则红表笔再换一下,再测两次。如果还没找到,则改用黑表笔放在三极管的一个脚上,用红表笔去测两次看是否全通,若一次没成功再换。这样最多测量12次,总可以找到基极。三极管只有两种类型,即PNP型和NPN型。判别时只要知道基极是P型材料还N型材料即可。当用万用表R×1k挡时,黑表笔代表电源正极,如果黑表笔接基极时导通,则说明三极管的基极为P型材料,三极管即为NPN型。如果红表笔接基极导通,则说明三极管基极为N型材料,三极管即为PNP型。 3. 区分集电极C与发射极E(兼测hFE值)
鉴别区分晶体管的集电极C与发射极E,需使用数字万用表的hFE档。如果假设被测管是NPN型管,则将数字万用表拨至hFE档,使用NPN插孔。把基极B插入B孔,剩下两个引脚分别插入C孔和E孔中。若测出的hFE为几十~几百,说明管子属于正常接法,放大能力较强,此时C孔插的是集电极C,E孔插的是发射极E,参见图5-50(a)。若测出的hFE值只有几~十几,则表明被测管的集电极C与发射极E插反了,这时C孔插的时发射极E,E孔插的是集电极C,参见图5-50(b)。为了使测试结果更可靠,可将基极B固定插在B孔不变,把集电极C与发射极E调换复测1~2次,以仪表显示值大(几十~几百)的一次为准,C孔插的引脚即是集电极C,E孔插的引脚则是发射极E。
两种方法:1、用数字万用表的HFE功能,将三极管的三个极插入NPN或pnp相应孔内,看读数是不是正常。
2、用二极管档位。对于硅NPN。二极管正偏读数一般为500-650,反偏为1. 这样可以找到公共的导通状态下的红笔连接的极就是基极。然后分两次来判断出C E极。用红笔分别接剩下的两个引脚,黑笔接剩下的哪个。同时用沾了水的手指碰触红笔和基极。对比看读数较大的就是正常放大状态。红笔接了C极,黑笔接了E极。
如果用二极管档为测得读数为0 ,则为击穿不能用,或者双向读数一样近似等均不能用了。一般,只要不符合反偏读数为1,正偏500-650的情况,均不能用了
如何用万用表快速测量三极管的好坏,以及引脚极性的判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