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其实做了对不起大汉王朝的事情,比如他把天子带到许都,而不是把天子送回洛阳,而且他把持朝政,安插党羽,限制天子的力量。
曹操被很多人骂成一代汉贼,其实汉贼这个说法也没错误,虽然他终身没有废掉汉献帝,自立为帝,但是在他的控制下,汉献帝手上的政治力量几乎为0。而且他把持朝政,安插党羽,几乎把朝廷弄成了自己的一言堂,这就导致了,后来有人骂他汉贼。
曹操本身在中原地区发展得非常平稳,这种发展趋势是很好的,但是比起北方的袁绍仍旧不如,真正让曹操得到一个质的改变是天子遇难这个转折点,天子遇难曹操去营救,一方面在朝野之中获得了威望,另外一方面在民间也有不错的名声,但是曹操看到的是天子身后的政治力量。
天子虽然落难,但是仍旧有一批支持他的人,大致上那些朝野之中的有志之士,心里有汉朝的人还不少。曹操挟持了天子,本来天子想去洛阳,曹操不愿意,因为洛阳不是自己的地方,就把天子带到了自己的地盘囚禁,这是对天子的一种迫害。
后来曹操逐渐把朝政上心向天子的人罢免了,换上了自己的手下,这是一些权臣的套路,而曹操这样做,几乎就把大汉王朝的希望给扼杀了,虽然后来曹操并没有说让汉献帝退位,但是他的行为实质上已经把汉朝的威望和公信力扔到下水沟了。后来他的儿子废掉汉献帝的时候阻止的人不多,这也是因为曹操时代对汉献帝的打压,而曹操汉贼这两个字也实至名归。
曹操 做了很多对不起大汉的事,杀了大汉皇后,想自己做皇上,宁可他负天下人,不允许天下人对不起他
实,前期曹操确实是汉室忠臣,他为匡扶汉室在努力着,但到了后期,曹操权势日增,这一切就改变了,他开始借助汉献帝这块招牌谋私利了。
如曹操杀害了汉献帝的皇后伏皇后,以及诛杀了伏皇后一家,做了很多有违君臣之礼的事情。
曹操确实做了很多对不起大汉的事,曹操的格言就是宁可他负天下人,也绝不允许天下人负他。
因为他利用前政权的资源为自己政权获取好处,他的身份也是汉臣,并且是以汉朝的名义“奉天子以讨不臣”。所以在大多数人眼中,他就是汉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