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龙灯
用竹骨彩纸扎成龙头龙尾,龙身由各节花灯组成,内点蜡烛,每节板上两盏花灯,长达2米,由一人手持。一条龙灯由上百节板灯连接组成。舞灯时,前宜制作精巧的“子母灯”引路,后有“龙尾鼓乐”伴奏,有“巨龙漫游”、“龙头钻阵”、“绳蟒脱壳”、“穿花打旋”和“飞龙跳跃”等动作阵势。如几条龙相聚时,其盘旋翻腾、圆直曲伸,配以大小爆竹,锣鼓唢呐,大有呼风唤雨翻江倒海之威势。
祭窑神
祭“窑神”的习俗来自古代万历年间发生在瓷都的一个传说。
相传在公元1599年,主持景德镇窑务的太监潘相为给皇帝烧造青花大龙缸,瓷工日夜赶制,备受煎熬,随着期限的临近,龙缸迟迟未烧成功,此时一位名叫童宾的窑工不忍众瓷工再受鞭笞,愤而投身窑内熊熊烈火,火熄之后,龙缸奇迹般地烧制成功,神宗皇帝据此封童宾为“风火仙师”,并立祠。
后代窑工为纪念这位舍己救人的先辈,把童宾称为“窑神”,遇上窑上盛事都要祭拜这位“窑神”,祈求“窑神”保佑窑火兴旺,窑工生活富庶。
徽剧
原名“徽调”、“二黄调”,1949年后定现名。明末清初,徽州腔和青阳腔与乱弹、吹腔交流融合形成该剧种,在形成过程中曾受到昆剧的一定影响。
其主要腔调为吹腔、高拨子和二黄,也唱西皮、高腔、昆腔。清初,盛行于安徽及江浙一带,清乾隆年间,“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先后进入北京演出,风靡全国。清道光、咸丰年间,徽剧在北京同湖北汉剧等剧种结合,逐渐演变成京剧。清代后期,京剧兴盛,徽剧艺人多改学新腔,但徽剧在徽州部分地区仍然流行。
本世纪30年代初期,徽州有徽剧戏班约20个。解放以后,江西各路采茶戏经挖掘整理,推陈出新,有了较大的发展,其中赣南采茶戏《怎么谈不拢》、《茶童戏主》,高安采茶戏《小保管上任》、《孙成打酒》,抚州采茶戏《秧》等,曾在全国性地方戏汇演中获奖并拍成电影上映。
九江采茶戏
采茶戏是江西地方小戏的总称,主要发源于赣南信丰、安远一带,由民间采茶歌和采茶灯演唱发展而来,继而成为一种有人物和故事情节的民间小戏,由于它一般只有二旦一丑,或生、旦、丑三人的表演,故又名“三角班”。
赣南采茶戏形成后,即分几路向外发展,与当地方言和曲调融合,形成赣东、西、南、北、中五大流派,每个流派中又有不同的本地腔。
江西采茶戏总的特点是:表演欢快,恢谐风趣,载歌载舞,喜剧性强,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颇受群众喜爱。
九江春牛习俗
春牛立春日劝农春耕的象征性的牛。泥捏纸粘而成,也叫“土牛”。立春日天子率群臣东郊迎春,鞭春牛以示劝农耕,士民都出城围观。
九江的 春帖子
春帖子,又称春帖、春端帖、春端帖子。这是一种在"立春"日剪帖在宫中门帐上的书有诗句的帖子。诗体近于宫词,多为绝句,文字工丽,内容大都是歌功颂德的,或者寓规谏之意。 "立春"日贴春帖、作春帖词,在宋代很盛行。
九江的鱼文化
九江的鱼文化,在“鱼肴”一面,也有自己的特点。九江人会捕鱼,会养鱼,爱吃鱼,也会吃鱼。九江的厨师特别会做鱼是有名的,精湛的烹鱼手艺代代相传,形成了一批著名鱼菜,像九江雄鱼头、九江鱼片、糖醋鳜鱼、红烧鲤鱼、清蒸鲫鱼、黄丫头煮豆腐、泥鳅钻豆腐、银鱼炒蛋、炒乌鱼片等都是具有九江风味的鱼肴。最讲究的是著名的“浔阳鱼席”。相传宋代江州“浔阳楼”酒家便以“浔阳鱼席”著称。《水浒传》中有宋江等梁山好汉登楼饮酒、品赏鱼席情景的文学描写。浔阳鱼席全部以九江水产为原料,用传统的烧、蒸、炒、炖、焖、溜等多种方法烹制而成,品种五花八门。更具本地文化特色的是,浔阳鱼席菜谱的雅名,往往取自古浔阳的人文趣事或美景胜迹,如“浔阳遗韵”、“烟水映波”、“浪井涛涌”、“宝塔锁江”、“能仁佛手”、“琵琶古亭”、“周瑜点将”、“陶公五柳”等。
由于鱼文化的长期浸润,九江的民风民俗也有许多打上了鱼文化的烙印。九江人鱼肉并重,过年过节,婚丧嫁娶,请客办酒,讲究“无鱼不成席”,怎么也得上盘鱼以示“加敬”,不仅因为“鲫鳜鲤鲂,美如牛羊”,更因为有“鱼(余)”就意味着福禄有余,年年有余,吉祥完美。因此,传统摆宴席,鱼是最重要的一道菜,主人奉上一盘鱼,鱼头必定对着席面上最重要的人物,以示尊敬与祝福。九江与鱼文化有关的风俗很多,打造渔船作兴吉祥的口彩,贩鱼苗有业内的行话,开湖撒网讲究禁忌,等等。它们从各自不同的方面,体现着九江渔民与鱼紧密相联的生命追求、心理动态,乃至语言习惯。
九江的鱼文化,还体现在九江人特别是渔民的审美活动中。渔歌、渔鼓、鱼灯,以及彩龙船、蚌壳精表演等,是九江常见的、男女老少都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