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岁老师用鸡蛋刻金陵十二钗是怎么回事?

2025-04-04 13:35:52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河南郑州 78岁的虎占林 退休后专研起蛋雕技术 他将金陵十二钗 水浒108将等人物搬上蛋壳 栩栩如生

回答2:

9月22日,河南郑州,今年78岁的虎占林,退休前是一名教师,退休后继承了祖传蛋雕技术,成为蛋雕第7代传承人,目前是郑州市非物质文化(蛋雕)代表性传承人。“金陵十二钗”是其代表作,栩栩如生、跃然壳上。

20多年虎大爷雕刻了数不清的蛋,创作一幅作品少则四五天,多则十来天。虎大爷说蛋雕是一个耐得住寂寞的活,自己不会打牌不会麻将,就独爱蛋雕,退休后有空就雕刻。虎大爷表示只要鸡还下蛋,他就会一直雕刻下去。

扩展资料

蛋雕的历史渊源:

在中国,远在明清时期,民间在喜庆婚娶、祝福庆寿、喜得贵子时,为图吉祥如意,就有了赠送红鸡蛋的习俗。当时在北京一带更是流行此风,而且用量也相当可观。于是就有一部分人摆摊设铺,专门卖红色染过的鸡蛋,称其为“彩蛋”。后来,商贩们又在彩蛋上画些花鸟、鱼虫、脸谱等图案,以图生意兴隆。

在欧洲国家,基督教传入欧洲之后,大约在中世纪时代,开始有人将壳予以彩绘装饰,取其具有“新生”,“重生”之意义,而使它成为复活节的装饰品,此一习俗迄今仍流行于欧美各国深受基督教影响之地区。

经过多年演变,彩蛋工艺逐步提高,如今,人们将鸡蛋钻孔掏空,在蛋壳表面雕刻精美图案,终于形成了具有较高欣赏价值的艺术珍品——蛋雕艺术品。

参考资料来源:大河报网-78岁老师用鸡蛋刻金陵十二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