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很大。
构造桩混凝土蜂窝、孔洞、麻面及漏筋的问题
构造柱混凝土有蜂窝、麻面会减小构造柱的钢筋保护层厚度,加大碳化深度;混凝土有孔洞、露筋会局部缩小构造柱的截面几何尺寸,地震时减小构造柱的抗剪能力。而产生混凝土峰窝、麻面、孔洞及露筋现象,是因为模板及墙接触面不严密而漏浆;马牙槎湿润不充分;拉结筋水平净距小;混凝土配合料中碎石径经过大,砂率偏低及水灰比过大;投料太高和振捣不到位等因素。
对以上问题的防治:首先要控制混凝土的砂率,确保砂浆在混凝土中的数量和质量。使其能充分填充骨料间的孔隙。其次选用粒径0.5~2mm的碎石,含泥量要小于2%,配比成细石混凝土,以防止混凝土浇筑时在拉结筋处卡住,还要控制水灰比和混凝土的坍落度,以保证混凝土施工所需要的流动性、和易性。再次,在施工工艺中也要严格控制,在支模前要检查好模板,木模要刨光而且拉缝要严密,钢模板的边肋要直,并将内表面清理干净,涂好隔离剂。支模要牢固,以满足在浇筑混凝土时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要求,防止跑模、漏浆。浇筑混凝土前,要将施工缝处杂物从模板清扫口冲洗干净,并充分浇水湿透但无积水,避免出现孔洞和露筋。混凝土浇注高度要按2m控制,减小混凝土的落差,采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以40m高为一个振捣层,振至模板开始出浆、混凝土表面不再有大量气泡排出和出现砂浆为度。待混凝土施工缝处稍收水后,再重振一次,以避免施工缝处混凝土干缩。另外,圈梁和构造柱的混凝土接头处,在同一层内混凝土应一次浇筑完成。
从图片来看麻面和露筋情况不算很严重,而且你的房子是砖混结构,整体影响不算大。
建议凿去薄弱混凝土 和突出颗粒,先刷干净后,用比原来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