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是太阳系内存在着的一类特殊天体。它们大多数分布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沿着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
谈到小行星,人们自然会想到它们都很小。的确是这样,最大的小行星直径也只有几百千米。那么,这么小的天体是如何被发现的呢?
谈到小行星的发现,人们自然要提起德国人提丢斯和波得提出的行星同太阳的平均距离的经验定律。这个定律人们称为提丢斯一波得定则,有时简称提丢斯定则或波得定则。
提丢斯提出,取一数列:0,3,6,12,24,48,96,192……然后加上4,再除以10,就可以得到以天文单位表示的各个行星同太阳的近似平均距离。
波得1772年发表了这个定则。1781年赫歇耳发现了天王星,而它差不多恰好处在定则所预言的位置上。这个发现对定则是一个有力的支持。根据定则,提丢斯当时就预言,在火星和木星之间,距太阳2.8天文单位处应该有一个天体。1801年,意大利天文学家皮阿齐,果然在这个距离上发现了小行星——谷神星。1802年德国医生、天文爱好者奥伯斯发现了第二颗小行星——智神星。1804年德国天文学家哈丁发现了第三颗小行星——婚神星。1807年奥伯斯又发现了第四颗小行星——灶神星。小行星的搜寻工作一直没有间断。截止到1997年4月22日,正式编号的小行星就增加到7625颗,获得暂定编号的已经达到112169颗。据估计,小行星的总数有几十万颗,而众多小行星的总质量,估计只有地球质量的万分之四左右。
我国已故著名天文学家张钰哲,是一位从事小行星、彗星观测和轨道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他曾将自己在1928年发现的1125号小行星命名为“中华”,以纪念自己的伟大祖国。1978年,国际上将2051号小行星定名为“张”,就是为了表示对他的尊敬和纪念他对天文事业所作的贡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多年来从事小行星观测,发现了许多小行星。根据1950年至1984年间的统计,已经取得正式编号和命名权的小行星就有133颗,取得暂定编号的有830余颗。正式命名的小行星,有5颗是以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张衡、祖冲之、一行、郭守敬和沈括命名的,有32颗是以包括台湾省在内的我国各省(自治区)、市的地名来命名的。以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陈建生院士为首的课题组,在类星体巡天照相观测的图像中,意外地发现了许多小行星,在1995年至1997年两年中,共发现了获得暂定编号的小行星达1100多颗,其中5颗已经获得国际永久编号和命名权,有200余颗即将获得永久编号和命名权。北京天文台小行星观测已经跻身于国际小行星观测研究的先进行列。
人们通过小行星亮度的周期性变化来研究小行星的自转。小行星自转周期一般在2小时到16小时之间。大多数的小行星的形状是不规则的。有的小行星甚至还有自己的卫星。由于小行星质量都很小,不会发生地球那样质的变化过程,因而保留了太阳系形成初期的原始状况。研究小行星,对于研究太阳系起源有着重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