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各大互联网公司所谓的“狼性文化”?

2025-03-19 08:58:51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狼性文化,表面上是加班和拼命工作的表现。 
事实上,狼性文化背后,有着一套完整的激励制度支持。 
纵使华为加班很多,甚至通宵干活,但依然有人愿意为此而奋斗。人们调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员工活不过三十岁,但优秀的毕业生依然趋之若鹜,以进四大为荣耀。 
至少在那里,人们能拿到一个让旁人羡慕的薪水。 
如果老板给不了合适的激励制度,那这不叫狼性文化,叫压榨文化。许多老板只看到大企业加班天天有,员工忙的喝水的工夫都没有,却看不到自己连加班工资都舍不得付,巴不得抓个小把柄扣钱;看到标杆企业的员工们拼命干活,拼命完成手里的项目,却看不到他们的老板和员工一样拼命。 
狼性文化,不是单靠惩罚就能建立的。有惩罚无奖励,整个企业人员更替会变得非常快,纵使那些让你开心的同事们,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流失。 
说实在的,我站在开发的职位上来看,非常讨厌狼性文化。 
我有这样的一个经历,选择这家公司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制度轻松,这样工作非常舒心。事实上也是如此,到了公司后,因为制度非常人性化,不打卡,弹性工作时间,在不忙的情况下,中途有私事还可以自行离开一两个小时都没问题,很自由。而我们所有员工也很自觉,工作时间一直是足够的,工作也很积极上进。 
然而有一次招了新人进来,新人简直如同一个大爷,上午可以在十点十一点才到公司,并且迟太久从来不主动给上级说一声,而是上级发现还没来时问他的时候他才说堵车云云,午休可以休到下午三四点,下班也是在六点一到马上走,并不会因为早上来得迟就多待一会。而且分配的工作任务也非常不积极。 
如此过了几个月后,有一个月因为请假(没有任何上报的请假,上级发现他人一直没来问及时才说要请假,也没算他旷工),发工资时没有给他全勤,他就闹啊,说是全勤,然而拿出请假证据后他才消停。 
于是老板对他的这种行为非常厌恶,出台了新制度:打卡,迟到或早退直接扣钱,并且不少。好吧,新制度一出来,本来是想规范一下这种情况的,结果那员工直接就走人了,新制度也没有因此取消,留下来管理我们这些本来守规矩的人。 
好吧,我们也不得不依新制度了,但因为早上打卡怕迟到的原因,不得不设闹钟了,以前是自然醒,现在是闹钟吵醒。有时晚上加班或者个人私事睡得晚,第二天早上被闹钟吵醒真的有很大的怨气,然后到公司工作,精神状态也不好,心情也不好,明显感觉远没有以前那种工作积极性了,所以现在在考虑跳槽了,换个环境。 
我想说的是,其实很多人都是自觉的,做开发的特别是老手,更是自觉,如果因为制度不够人性化,逼迫员工来应付制度的话,那么工作效率绝对会受到影响。 
而我的建议是,像这种狼性文化,可以有,但不应该作为主要制度,只针对两边的极端员工:对于工作特别努力的人,给予一定激励机制,这样他们会更努力;对于工作特别懒散没有多大价值的,劝导一次不改变那么就直接清退,靠扣钱那绝对是浪费财力和人力,也不见得能起效;对于大部分的中间人来说,可以无视这种两头极端的制度。那么整个制度下来,大部分人都不会觉得压抑,非常上进的人更有上进了,懒散的人要么改变要么走人,留下来的都是对公司有益的。 
所以综上来看,使用非常严格的狼性文化,使大部分员工都感到了压抑,商务职位还好,开发职位影响就特别大了,这种制度可以理解为简单粗暴的一刀切,管理层的不作为。恐怕待越久越不爽,不如趁早脱坑好。 
以上仅个人愚见。 
说到底,狼性文化是好的,是符合现代企业的发展模式的,就看公司对于这套文化是怎么理解的。 
在业界内最著名的就是前一段时间的史玉柱和马云说的”狼和兔子“。 
狼兔说的主要观点: 
  1 在企业里,兔子比坏人更可怕,兔子可爱,但不做事儿。兔子人缘好,讨大家喜欢,但它不出业绩;兔子最爱繁殖,比谁都爱繁殖,不停地繁殖,找同类,生出大量小白兔,形成兔子窝,霸占着岗位、资源和机会。如果一个公司大量核心岗位被兔子霸占,形成了‘兔子窝’文化,就失去战斗力,失去市场机会。
  2 狼文化让华为成为很有竞争力的公司,狼文化的危机意识,市场敏感度,自发性进攻以及团队合作精神,让企业极具竞争力。
  3 企业(巨人网络)应该 倡导狼文化,裁掉兔子窝,鼓励人才良性流动,把利益和绩效挂钩,强制实施末位淘汰制。
最最重要的是狼文化的背后,有着一套完整的激励制度支持。 
你付出的多,报酬自然也多,付出和回报成正比。 
而不是说,今天混一天,明天混一天。 
到点的时候,拿工资就行。 
当然我说不是那种表面拿着狼文化做背书,实际上压榨员工的资本家。 
社会上不乏这种人。 
狼的警觉、锋利等特质及许多难以置信的战术很值得我们借鉴。  
华为用狼性文化补其执行力,百度用其敏锐嗅觉补其预警能力。  
IT行业发展快速、势不可挡,作为互联网人,高效、合作、团结、耐力、拼搏。狼一样的预警力和行动力;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快准狠;“狼性团队精神”互助合作,配合协调,纵横团结一致,夺取事业的胜利....的确是我们迫切需要的。  
然而多重特性决定狼性文化是一种"适应性"文化,怎么用,用哪一点,用在哪里都要根据不同时期、不同企业特点来定义。用得好是宝,用的不好就是魔了!  
建议你判断一下,这种狼性的意义,如果短暂的努力会带来回报,建议收心、留下、好好努力,有什么好的建议跟相关领导提一下,促使改进,这样说不定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机会;如果只是无意义的理论式,那就可以say byebye了。 
哈哈哈,既然这么喜欢这里的工作氛围,咬咬牙坚持两个月就过去了,一般不会严抓太久。 
加上你跟同事们混得这么熟这么好,都会碍于情面挽留,因为如果把你淘汰掉了,也会伤了其他同事的心。 

回答2:

狼性文化,不是单靠惩罚就能建立的。有惩罚无奖励,整个企业人员更替会变得非常快,纵使那些让你开心的同事们,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流失。 

说实在的,我站在开发的职位上来看,非常讨厌狼性文化。 

我有这样的一个经历,选择这家公司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制度轻松,这样工作非常舒心。事实上也是如此,到了公司后,因为制度非常人性化,不打卡,弹性工作时间,在不忙的情况下,中途有私事还可以自行离开一两个小时都没问题,很自由。而我们所有员工也很自觉,工作时间一直是足够的,工作也很积极上进。 

然而有一次招了新人进来,新人简直如同一个大爷,上午可以在十点十一点才到公司,并且迟太久从来不主动给上级说一声,而是上级发现还没来时问他的时候他才说堵车云云,午休可以休到下午三四点,下班也是在六点一到马上走,并不会因为早上来得迟就多待一会。而且分配的工作任务也非常不积极。 

如此过了几个月后,有一个月因为请假(没有任何上报的请假,上级发现他人一直没来问及时才说要请假,也没算他旷工),发工资时没有给他全勤,他就闹啊,说是全勤,然而拿出请假证据后他才消停。 

于是老板对他的这种行为非常厌恶,出台了新制度:打卡,迟到或早退直接扣钱,并且不少。好吧,新制度一出来,本来是想规范一下这种情况的,结果那员工直接就走人了,新制度也没有因此取消,留下来管理我们这些本来守规矩的人。 

好吧,我们也不得不依新制度了,但因为早上打卡怕迟到的原因,不得不设闹钟了,以前是自然醒,现在是闹钟吵醒。有时晚上加班或者个人私事睡得晚,第二天早上被闹钟吵醒真的有很大的怨气,然后到公司工作,精神状态也不好,心情也不好,明显感觉远没有以前那种工作积极性了,所以现在在考虑跳槽了,换个环境。 

我想说的是,其实很多人都是自觉的,做开发的特别是老手,更是自觉,如果因为制度不够人性化,逼迫员工来应付制度的话,那么工作效率绝对会受到影响。 

而我的建议是,像这种狼性文化,可以有,但不应该作为主要制度,只针对两边的极端员工:对于工作特别努力的人,给予一定激励机制,这样他们会更努力;对于工作特别懒散没有多大价值的,劝导一次不改变那么就直接清退,靠扣钱那绝对是浪费财力和人力,也不见得能起效;对于大部分的中间人来说,可以无视这种两头极端的制度。那么整个制度下来,大部分人都不会觉得压抑,非常上进的人更有上进了,懒散的人要么改变要么走人,留下来的都是对公司有益的

回答3:

所谓的“狼性文化”指的是企业文化中一枝独秀的创举,是一种带有野性的拼搏精神。狼其性也:野、残、贪、暴。都应在团队文化中得以再现,那就是对工作、对事业要有“贪性”,永无止境地去拼搏、探索。
近些年,随着互联网行业飞速发展,中小企业、小型工作室、网络店铺如井喷式出现,又迅速消失。
昙花一现的现象背后,不仅是因为组织本身不具备核心竞争力,更多的原因是因为企业制度松散。
“狼性”不是不择手段华为公司崇尚的“狼性文化”长久以来一直备受争议,每年华为的绩效考核都会硬性分配A\B\C三档份额,就算部门全年表现良好,部门里也会有人被分到较差的C档。
A档对应次年涨薪加升职,如果不幸沦落到C档,就是降职降薪,连续两次立即辞退。
除此之外,华为的公司制度特别鼓励员工加班,并把加班时间加入到绩效考核的评比制度当中,夜间8点以后公司提供免费的夜宵,10点以后打车回家公司报销费用。
甚至华为的公司文化都被外界调侃成“地铺文化”,每名第一天来华为上班的员工都会领到标准的“床垫地铺三件套”,虽然华为员工的加班成为常态,但这样的狼性文化是以员工的健康为代价。
通过重赏重罚逼迫员工的潜力来压榨剩余价值,虽然提升了公司的业绩,但却不利于员工的身心发展,因此华为的“狼性文化”也被斥责为无人性式的内耗。
如何理解“狼性文化”
华为任正非认为,狼性文化无非三点:“一是敏锐的嗅觉;二是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三是群体奋斗的意识。但辩证来看,如何理解“狼性文化”很重要,华为将狼性理解成不成功便成仁,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态度,“狼性文化”也可以理解成协调合作、促使员工更新进步的高效制度。
“狼”的两面性
对企业来说,“狼性文化”过分压榨员工价值,甚至以健康为代价的“狼性”一面并不可取。归根结底,狼性文化不是无意义地加班拼命,不是凶残到不择手段也不是企业上下级之间的内耗,更不是拿时间和生命来换钱。

回答4:

狼性文化,对于各大互联网公司来说,这是一种能够积极员工上进心的方法。但是过度的狼性文化只会让员工反感,从而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所以说,狼性文化是不错,但是想要起到应有的效果,就要把握好这个度。只有把握好这个度,才能起到真正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么,如何才能把握好这个度?需要具体怎么做呢?毛主席曾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们要通过各种手段对地下员工进行明查暗访,了解各个员工的心理过程,然后对症下药。只有这样,才是真正适宜的狼性文化,才能起到真正的效果。如果一味的宣传狼性文化,从不考虑员工的感受,那么这个企业注定是失败的结局。

回答5:

狼性文化,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奖勤罚懒,激励竞争而采取的一种有效手段。实际上,狼性文化是一种不折不扣的,为了将广大劳动者的劳动潜能充分榨干的,以牺牲劳动者身体健康为代价的,卑鄙无耻而又十分隐蔽的,毫无人性的,极其下作的手段。每个人的体力毕竟是有限的,需要劳逸结合,如果不是逼上梁山,绝对不可以拿身体健康来换取利益。阎王爷不嫌鬼瘦,资本家不嫌钱少,贪得无厌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性。在社会上站取有利地位的人,总会想方设法压榨,奴役社会位置不利的人,将他们玩弄于股掌之下,这就是权谋之术的本质。社会地位有利的人,拥有话语权和游戏规则的制定权。而处于社会地位不利的人,丧失了话语权,只能被迫接受不合理的游戏规则。游戏规则建立的是否合理,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和运行效率。人们一旦接受狼性文化,虽然在短时间内可以取得最大效益,但是付出的代价也是极其惨痛的。首先会严重损害劳动者的身心健康,其次,会产生严重的末尾淘汰,会使劳动力严重损失。狼性文化变相的降低了劳动者的劳动所得,而且手段十分隐蔽,提高劳动强度就等于降低劳动报酬,而且还会引起劳动者之间的恶性竞争,加剧劳动者之间的矛盾。这是一种转嫁矛盾的做法,手段极其卑劣。在狼性文化中所谓多劳多得,实际上是骗人的,资本家旱涝保收,只不过变相的将低收入员工的钱转移到高收入员工那里。而所谓高收入员工是通过体力严重透支,以损害身体健康为代价,获取看似丰厚的劳动报酬。我们一旦被狼性文化的歪理邪说洗脑,广大劳动者就会重新沦为麻木不仁的奴隶,心甘情愿的接受丧尽天良的资本家的奴役。广大劳动者应该保持足够的觉悟,团结起来,向一切不合理的劳动制度说不,最大限度的维护劳动者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