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被称为“汉初三杰”,为何论功行赏时却排名至六十二位呢?

2025-03-31 21:28:12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张良的能力自然是毋庸置疑的,刘邦也说过自己夺天下靠的就是萧何、韩信、张良三人。

这三个人里,韩信是王爵,自不必多说,萧何被评为功臣第一,也是实至名归。唯独张良却位列功臣榜第六十二位,陈平、周勃、樊哙甚至连外戚张敖在犯了刺杀皇帝的大罪被夺掉王爵后,他的排名还在张良前面,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主要还是张良自己不愿意,刘邦也乐得做个顺水人情。

刘邦不是不想抬张良,当年封侯的时候刘邦对张良说:“自择齐地三万户”。齐国是当时汉朝除中央外最富庶的地方,而且以汉初的人口水平,三万户基本上就等于一个小国家了。这一句话引来台下无数的羡慕和嫉妒,可见刘邦对张良那是没话说。

但是张良明白,功高震主,荣高妒人。张良要真答应了,以后不仅要面对刘邦的猜忌,还得时刻提防其他大臣的陷害。刘邦就算再信任张良,可是三人成虎这句话也不是没道理。

不仅如此,国家安定之后需要的是治世能臣,张良是个谋主,和平之后的事情他就插不上手了,没有人比萧何更合适了,别看后来曹参、周勃、陈平等人都当过宰相,但是他们所执行的其实都是萧何定下的制度,萧何开创的政治局面一直到汉武帝时期才被打破。张良深知以后自己的作用将远远不如萧何,甚至连叔孙通都比不上,所以选择主动引退。

最后一点,张良就不想当官,张良平生所愿其实只有复韩,他多次离开刘邦就是为了恢复韩国,但是项羽毁了他这个梦想,所以张良又以灭项为志愿,刘邦帮他达成了愿望,张良当然也不愿意再和这帮人勾心斗角了,纵情山水岂不快哉!

回答2:

因为这是张良自保的手段,我们可以看到,刘邦对其封赏,张良屡次推脱,知进退,才有后来的善终。张良功高震主,也信奉道家,不愿意沾染这个。

回答3:

张良早就已经激流勇退,将权力交出去,所以才会排名非常的靠后。

回答4:

因为他准备好功成身退了,故意放低了自己的影响,为之后的全身而退做好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