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三缸发动机那么“好用”,为啥车企不全系换成三缸机?

2025-04-03 22:39:2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或许连生产三缸车的车企都想不到,车卖出去后会有那么多用户用省油、可靠、减少售后支出来美化三缸发动机。三缸机不同于六缸机和十二缸机,由于它在车企嘴里是“动力与四缸机无异、经济性却比四缸机高”的形象,所以它应该有资格完全替代四缸机,可从国产品牌到合资品牌,生产三缸机的车企也只是将其运用在了部分车型上,既然这么好用为什么不全系普及?

首先我们来看三缸机再次登上车市舞台的节点:差不多的从2017年开始,几乎被市场淘汰近十年的三缸发动机再次回到了人们的视野,而一年后我国颁布了《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并且规定第一阶段落地当在2020年。这也就是我们说的“双积分法规”,简单来说该法规以车型排量为出发点限制了车企总产销,车企如果想多产车就得做到单位车型排量更低。因此,几近销声匿迹的三缸车型再次面世。

所以以大环境为基础不难推断出,车企重造三缸车多少也有几分身不由己的原因。相比完成“上面”的指标,似乎“下面”的情绪更容易安抚些,对此重新出现的三缸机在各大车企嘴里不再抖动、不再可靠性低、不再不保值。你可能会说宝马、通用和福特等外资品牌也有三缸车型,它们总不至于看中国市场的脸色吧?事实上,欧洲市场几乎与国内市场同步颁布了机动车排放相关法规,其要求车企的平均油耗在2020年降低到4.2L/100km,而2025车企平均油耗要低至3.4L/100km;至于北美市场,其本土出售的车型多为四缸甚至六缸形式,同款车在中国的合资身份则成了三缸车,这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吗?

当然,四缸变三缸的过程车企也并非无利可图,最直观来说生产成本肯定会降低——这一点是相对而言的。节能减排大势下,车企原本最该选择的是高产新能源车型,如果说电动汽车太有局限性,混动形式也该被车企采纳。但一边是增加电机、电池、PCU等零件和避开别家混动技术专利的成本,一边是暴力砍掉一个缸以达到排放标准,哪个更划算车企自然心知肚明。

与此同时,各大车企也在抓紧研发四缸低排技术,毕竟法规周期相比技术进步还是很短的,如果不先拿三缸机出来应急,低排四缸的研发压力会过大,这其中有不少车企还是做到了明哲保身的,譬如日产的镜面溶喷技术、马自达的最新SKYACTIV-X技术等等。而新技术没有明确到位的部分车企也迫于销量压力开始了四缸车型的回归,譬如别克的英朗、吉利的缤越。

其实这时候最尴尬的不是车企,它们有一万个理由可以解释重新选用四缸机,只是可怜了部分三缸车车主,坚信“新式”三缸机不会抖动、不会不耐用、不会不保值,可如今车企退缩了,你们还能为谁摇旗呐喊?技术过渡不是不能接受,只是太多车企去过度美化自家的三缸车了,如果不能正视自己的技术短板却靠形象渲染来维持销量,这样的品牌长久不了,你觉得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