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特别辛苦的一件事情,红军四渡赤水都在哪些地方?

2024-11-19 01:55:49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四渡赤水在贵州、四川、云南3省交界的赤水河流域同国民党军进行的运动战战役。

1、1935年1月29日凌晨,红军大部队分左中右三路,从元厚镇、土城镇向西渡过赤水河,即四渡赤水第一渡。

2、1935年2月18日至20日三日内,在太平渡、二郎滩第二次渡过赤水河。

3、1935年3月16日从茅台镇第三次渡过赤水河,再入川南。

4、1935年3月20日~22日,毛泽东命令中央红军秘密、迅速地从太平渡、二郎滩、九溪口第四次渡过赤水河。

毛泽东指挥中央红军三个月的时间六次穿越三条河流,转战川贵滇三省,巧妙地穿插于国民党军重兵集团围剿之间,不断创造战机,在运动中大量歼灭敌人,牢牢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取得了红军长征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

扩展资料

四渡赤水历史意义

四渡赤水战役历时三个多月。这次战役,红军实行高度灵活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迂回穿插于敌人数十万重兵之间,积极寻求战机,有效地歼灭敌人。

从而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粉碎了敌人妄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计划,使中央红军在长征的危急关头,从被动走向主动,从失败走向胜利。

四渡赤水战役,是毛泽东根据情况的变化,吸取前几次战斗的教训,指挥中央红军巧妙地穿插于国民党军重兵集团之间,灵活地变换作战方向,为红军赢得了时机,创造战机,在运动中歼灭了大量国民党军,牢牢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这是中国工农红军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渡赤水

回答2:

红军四渡赤水:

1、一渡赤水:土城

鉴于敌人兵力正不断增加,中央政治局和中革军委召开紧急会议,根据毛泽东的意见,果断改变由赤水北上渡长江的计划,决定立即撤出,西渡赤水河,再相机北渡长江。

周恩来亲自带领人员选定架桥地点,发动群众征集架桥物资和船只。经过一夜的努力,终于在土城上下游各架起一座轻便浮桥。与此同时,陈云指挥把大部分笨重物资和山炮等沉入赤水河。

2、二渡赤水:太平渡

1935年2月18日至21日,中央红军遵照中革军委的命令,由太平渡、二郎滩等渡口第二次渡过赤水河。接着向敌人兵力比较空虚的桐梓地区前进。

根据敌情,毛泽东等认为中央红军从遵义地区北上以后,敌军主力大部已被吸引到川滇边地区,黔北的防守兵力比较薄弱,决定红军迅速转兵东进,二渡赤水河,再次向黔北进军摆脱川军、滇军的夹击和国民党“中央军”的追击。

3、三渡赤水:茅台

红军在遵义西南地区的活动,使蒋介石又产生了错觉,认为红军“徘徊此地,乃系大方针未定之表现”。于是令各路人马围集遵义,不顾一切寻找红军决战,并叫嚷“残匪西窜是我军围剿唯一良机”。

4、四渡赤水:水河

中革军委发布四渡赤水河的命令,以隐蔽、神速的动作,分别经二郎滩、九溪口、太平渡第四次渡过赤水河。

四渡赤水之战,是中央红军长征中最惊心动魄、最精彩的军事行动,是毛泽东军事生涯中的“得意之笔”,是他的高超军事指挥艺术的生动体现,是红军战争史上的奇观,是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典范。

扩展资料:

赤水是中国红色革命圣地。1935年伟大领袖毛主席率领中国工农红军在这里浴血奋战,打响了红军“四渡赤水”的第一枪,创造了世界军事奇迹,在中国革命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毛泽东把第四次渡赤水看作自己一生中的“得意之笔”,应该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毛泽东在组织上真正成为全党全军的领导人后成功指挥的第一仗。二是红军长征中化险为夷的关键一仗。

四渡赤水奠定了红军长征能够胜利到达陕北的基础,也奠定了毛泽东作为三人军事指挥小组主要成员全权指挥军事的地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渡赤水

回答3:

1、一渡赤水

1935年1月29日拂晓前,我军除以少数部队阻击敌人外,主力分三路从猿猴场(今元厚)、土城南北地区西渡赤水河,向古蔺、叙永地区前进。

2、二渡赤水

1935年2月11日,中央红军分3个纵队由扎西地区东进,经营盘山、摩泥、回龙场,于18日同至21日分别由太平渡、二郎滩东渡赤水河,向黔北的桐梓地区急进,同时以红五军团的1个团向温水开进,以吸引追敌。

3、三渡赤水

1935年3月16日,中央红军为寻求新的战机,在茅台及其附近西渡赤水河,向古蔺、叙永方向俞进。接着,攻占镇龙山,击溃川敌1个团的拦阻,进至大村、铁厂、两河口地区。

4、四渡赤水

1935年3月20日,为迷惑国民党军,红1军团1个团大张旗鼓地向古蔺前进,诱敌向西;主力则由镇龙山以东地区,突然折向东北,于21日晚至22日分别经二郎滩、九溪口、太平渡东渡赤水河,从敌重兵集团右翼分路向南急进。


扩展资料:

兵者,诡道也。

如果要问红军长征最经典的成功战例是什么,四渡赤水几乎会毫无悬念地当选。

虚虚实实,声东击西,调虎离山,金蝉脱壳……这些蕴含着中国军事智慧的作战元素,在四渡赤水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令人击节赞叹!

“10个人围着你,你却能跑出来!”遵义会议纪念馆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张小灵如是说。

面对国民党40万大军的围追堵截,湘江战役后仅剩下3万多人的红军却能牵着敌人的鼻子走,转战千里,成功杀出了包围圈,成就世界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光辉范例。

四渡赤水,后来引发无数兵家品评。

在张小灵看来,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虚实相生正是毛主席的高明之处。而这也体现了他后来在《实践论》《矛盾论》中: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四渡赤水,是毛泽东经遵义会议取得党的实际领导权和军事指挥权后的一次精彩表演,也终于令全党全军衷心折服。

事实上,在此之前甚至在四渡赤水过程中,他的军事指挥才华没有得到别人完全信服。例如,在三渡赤水前,面对敌军重兵向遵义、打鼓新场等地压来,在中革军委会议上,所有人都反对他避开敌人,“到四川绕一圈”的主张,坚持要攻打打鼓新场。正是他坚持己见,并征得周恩来的支持,才避免了红军陷入覆亡的境地。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军事>>专题策划>>纪念>>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四渡赤水出奇兵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四渡赤水:毛泽东“最得意之作”

回答4:

一渡土城,二渡太平,三渡茅台,四渡太平

回答5:

1、一渡赤水

1935年1月29日拂晓前,我军除以少数部队阻击敌人外,主力分三路从猿猴场(今元厚)、土城南北地区西渡赤水河,向古蔺、叙永地区前进。

2、二渡赤水

1935年2月11日,中央红军分3个纵队由扎西地区东进,经营盘山、摩泥、回龙场,于18日同至21日分别由太平渡、二郎滩东渡赤水河,向黔北的桐梓地区急进,同时以红五军团的1个团向温水开进,以吸引追敌。

3、三渡赤水

1935年3月16日,中央红军为寻求新的战机,在茅台及其附近西渡赤水河,向古蔺、叙永方向俞进。接着,攻占镇龙山,击溃川敌1个团的拦阻,进至大村、铁厂、两河口地区。

4、四渡赤水

1935年3月20日,为迷惑国民党军,红1军团1个团大张旗鼓地向古蔺前进,诱敌向西;主力则由镇龙山以东地区,突然折向东北,于21日晚至22日分别经二郎滩、九溪口、太平渡东渡赤水河,从敌重兵集团右翼分路向南急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