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功用上来说,
可以驱邪、除瘴疠之气,神叨一点说,以前房屋潮气重,光线也不好,所以有所谓瘴疠之气,需要燃香提升阳气;今人仍有出差旅行习惯带一盒线香的习惯,一到酒店就开始点上,你临时歇息一晚的地方,可能是某人经常的炮房,不驱邪哪行。
可以计时(主要是指香篆),打一个篆,看香烟袅袅,烧个几个小时很正常,有的大香篆可以烧一天。
可以安神甚至治病,燃或嗅一些香药,可以达到理气止痛、活血通络、开窍定惊等功效,多啰嗦一句,中医中的“开窍”概念还是很好玩的。
更多的原因是生活赏味。
焚香最开始还是帝王玩的,用于祭祀等用途,后来因为香料的易得(海外香料贸易逐渐发达)和香具的价格低廉(宋代之后瓷制香具渐成主流,比铜制要更亲民,但也获得皇家认可和喜爱),开始向外传播。
历史上有过几段太平盛世,货殖发达,帝王之外的寻常人,生活上要想玩出花样,开始树门槛、玩高端,士大夫阶层玩生活方式,香、茶、花、画成了标配,进而形成一种生活习惯,抚琴、啜茗、读书,必焚香,连出去游玩,都要专门带上炉子,野外也要点把火,与天地之气相汇。苏东坡、黄庭坚、李清照这些,除了会写诗作画,玩香也都是一把好手。这个习惯进而影响到商贾和平民,成了全民生活之必须操作。
所以,为什么摆香炉焚香,其实和为什么喝茶一样,除了功用,更多还是逼格的需求,对于稍讲究一点的中国人来说,无逼格不成活。
你看,如今小老板们谈生意,都还是要泡泡茶装装样子慢慢聊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