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完整的家庭离不开父亲和母亲,要想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父爱必不可少。自古以来,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就不及母亲,到了现代,虽然这一现象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是,很多宝妈还是嫌宝爸带娃不靠谱,不太喜欢让他们插手。其实,父亲的陪伴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别嫌爸爸带娃不靠谱,父爱的缺失才是孩子最大的遗憾。
父爱如山,浑厚沉稳,父亲的长期陪伴可以让孩子更加有安全感。他们与孩子之间可以很好的进行互动,也有利于孩子开朗阳光性格的形成。女孩子喜欢靠着父亲撒娇,男孩子喜欢跟着爸爸运动,有的时候,父亲对于孩子成长的作用甚至大于母亲。
但是,现代家庭中,由于男性是大多数家庭经济来源的主力,平时忙于工作,就忽略了和孩子的互动,导致很多孩子和爸爸之间有陌生感,这也让很多父亲有失落感。
那么,作为父亲,平时应该怎么做,才能和孩子建立起亲密无间的父子关系呢?
第一、工作之余多陪伴。
陪伴是最主要的爱孩子的表现方式,陪在孩子身边的时间多了,他们才能从心底接受和喜欢。如果爸爸工作忙的话,那么下班之后就不要再一直玩手机了,哪怕只是陪孩子看一看动画片,也可以增加和他们之间的感情。
邻居的孩子才6岁,爸爸平时工作比较辛苦,下班之后回到家就躺在沙发上玩手机,有时候孩子想和他说话,他也是不耐烦的样子,久而久之,孩子就不再和他亲近。孩子有一天对妈妈说,好希望自己是某某同学,因为某某同学的爸爸很好,可以陪着某某一块玩,自己没有爸爸陪很自卑。
由此可以看出来,爸爸的陪伴对孩子来说多么重要。
第二、不要太过严肃,对孩子做到亦师亦友。
很多父亲还在奉守“严父慈母”的传统教育理念,认为只有对孩子不假辞色,才能保持在他们面前的威严形象,也更利于对孩子的教育。其实,孩子最需要的是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过于凝重的气氛会让他们形成胆小自卑的性格,也会和父亲之间产生距离感。
《爸爸去哪儿》中陈小春对待儿子过于严苛,导致儿子面对他时一直小心翼翼,内心充满恐惧,还不如和别的爸爸们亲。后来陈小春听取意见,改正自己面对孩子时的态度,结果孩子变得很开心,也更加开朗自信了。
父亲对待孩子,最好的状态是亦师亦友,既可以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也能像朋友一样和他们交心。
第三、尊重孩子。
孩子虽然依附于父母成长,但是也有自己的思想,需要尊重。一个父亲要想得让孩子们尊重他,就必须先学会尊重孩子。不要老是把孩子当成附属品,尊重他们的思想和兴趣,支持他们正确的行为,善于听取他们的意见,都可以促进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
孩子的成长需要父亲的陪伴,同样,一个男人当了父亲之后,也会变得更加成熟和有责任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去吧,别让孩子本该美好的童年因为缺少父爱而留有遗憾。
爸爸应该增加陪伴宝宝的时间,陪孩子一起玩,哪怕你觉得很无聊,也要参与进去,让孩子明白,你是可以让他分享的那个人
爸爸跟宝宝有陌生感,根本原因还是陪伴太少,爸爸还是要尽量多的抽出时间陪伴孩子,一起玩耍,一起吃饭,一起出游,陪伴是建立亲子关系就好的方式
身为人父一定要懂得孩子喜欢什么,先投其所好,和他成为朋友,在日常的生活中慢慢树立慈父的威严,这样身为长辈的自己能和他当交心的朋友,还能让他懂得做事儿的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