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玫王。
“红玫”以植物而得名,是广东中烟韶关卷烟厂的骨干品牌。韶关卷烟厂始建于1950年,长期以来,该厂以“文明、优质、奋斗、创新”企业精神,分别在1987年、1992年、1996年、1999年进行了技术改造。
从90年代初开始,先后开发了精品“红玫”、珍品“红玫”、“红玫王”、混合型“红玫”等新产品,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红玫王”的研制成功,结束了广东省无高档卷烟的历史,形成了年产超过25万箱的系列生产规模。
历史上韶关的烟草行业发展
韶州铜矿的开采和冶炼(今曲江大宝山一带),产量居全国之首,成为北宋最大的铜冶炼中心,加上韶州永通监(铸钱局)的开办,促进了韶州商业发展,南北贸易往来频繁,在韶州转运集散的北货有丝绸、棉花、茶叶、烟丝、瓷器等。
南货有广盐、铜、铁、锡制品、香药、百货、岭南特产等。至明清时期,韶州的牙行业、行栈业、旅栈业、银楼业、中药行业、烟草行业、布匹行业、典当业、米行业、盐行业、京果行业、饮食行业、土纸行业、运输业等颇为兴旺。
这一时期在韶州城内和城郊先后建了九大贸易市场(墟市),即清平墟、南皋墟、皇中墟、长坪墟、大墨墟、上韶墟、文化墟、布贤墟、大风墟。
尤其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清政府实行海禁后,广州成为唯一的通商口岸,南北货物和国外进口商品,大都运来韶州转运集散。湘赣、江浙、闽南和广州各地客商,纷纷来韶经商,先后在韶州设立一批商业会馆。
其中主要的有广州会馆、四邑会馆、豫章会馆、福建会馆、楚南会馆、赣州会馆、兴宁会馆等。南北货物的云集,韶州关税银也随之日增,至道光年间,韶州太平关年税银收入达21万两,转解户部14万两,比粤海关各口岸年税银之总和11万两还多,成为国库和地方财政的一大财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红杉树烟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韶关
韶关卷烟厂出的红玫仔(白色盒),精装红玫(金色盒),红玫王三种(黄色,蓝色,蓝紫色),韶关南雄的百顺.
红玫,红玫王最出名
最有名的是红玫牌
老牌子还有武江请问还有没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