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了超频的同时一定要加CPU的电压吗?

2025-03-18 00:30:52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如果增大到你理想的值,而CPU运转没有问题,则不需要增加电压。
增加电压这个做法的原因,通俗地说,CPU里的运算电路里传递的数据,就是0或1,是用有电压值和没电压值表示,而在CPU频率增加之后,内部晶体管运行频率过高,在CPU过热、电子漂移、频率过高这三个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一些运算电路间传递的电压值代表的数据信号,它的电压值区分明显降低,比如我现在要传递一个1给后级电路,我需要给出一个1伏的电压,后端就识别出我给的是1。而现在在CPU过热、电子漂移、频率过高这三个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后端只接受到了0.5伏的电压值,后端电路无法判断我给出的这个电压倒底算是0还是1,导致了运算的崩溃。
所以,在超频的过程中,为了解决这种由于CPU过热、电子漂移、频率过高这三个因素的共同导致的数据信号变弱问题,人为地给CPU增加一点运行电压,使它内部运算电路间传递的数据更清晰,改善或消失因超频造成的运算崩溃问题。
但是,在我们现有的技术条件下,CPU额定电压不能随意地增加。一般来说,我们普通的风冷散热条件下,CPU电压顶多顶多增加5%,这对散热系统就已经是很严峻的考验了,否则又会导致CPU过热而造成运算崩溃。
CPU电压增加8%以上,很危险了。很容易直接烧毁CPU,这是由于超压导致内部电路击穿,与散热无关。

回答2:

  1. 加电压后超频成功性高一些,但风险较高。不加也能超频成功。

  2. 不加电压的时候,CPU全速工作,温度恒定
    CPU超频后,加速工作了。

  3. 温度相应的也有所升高,增加电压,再超后,更稳定一些,温度和不加电压超频,差不多的。

  4. 电脑的超频就是通过计算机操作者的超频方式将CPU、显卡、内存等硬件的工作频率提高,让它们在高于其额定的频率状态下稳定工作,以提高电脑的工作速度。

回答3:

那倒不一定。现在的板 BIOS会自动给电压的,只要能稳定就不要加压为妙。如果超频的幅度比较大就需要对CPU加压,加压有助上到更高的极限频率,但对散热的要求更高。

加电压超频有一定危险性。一定要慎重!

CPU超频主要有两种方式:

1.硬件设置即跳线设置超频。早期的主板多数采用了跳线或DIP开关设定的方式来进行超频。在这些跳线和DIP开关的附近,主板上往往印有一些表格,记载的就是跳线和DIP开关组合定义的功能。在关机状态下,你就可以按照表格中的频率进行设定。重新开机后,如果电脑正常启动并可稳定运行就说明我们的超频成功了。

2.软件设置即BIOS设置超频。BIOS设置相对于硬件设置更便捷。在CPU参数设定中进行CPU超频设定。如果遇到超频后电脑无法正常启动的状况,只要关机并按住INS或HOME键,重新开机,电脑会自动恢复为CPU默认的工作状态,所以还是在BIOS中超频比较好。

参考资料

什么是超频,怎么给CPU超频?.ZOL报价[引用时间2018-4-5]

回答4:

多线程资源共享的问题,同步机制采用了“以时间换空间”的方式,而ThreadLocal采用了“以空间换时间”的方式。前者仅提供一份变量,让不同的线程排队访问,而后者为每一个线程都提供了一份变量,因此可以同时访问而互不影响。 Spring使用ThreadLocal解决线程安全问题 我们知道在一般情况下,只有无状态的Bean才可以在多线程环境下共享,在Spring中,绝大部分Bean都可以声明为singleton作用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