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制造企业物流管理的发展现状到底怎么样呢?

2025-04-14 08:22:36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目前,我国的制造企业物流尚处于由传统配销向综合物流过渡的阶段,呈现出多种物流发展阶段并存的特点。突出表现为,部分外资企业直接移植国外先进物流技术、装备和管理经验,处于供应链管理阶段:
  而一些国有大型制造企业已经和第三方物流企业展开合作,处于综合物流阶段;大多数企业其物流水平仍处于由传统配销向综合物流转型阶段。
  1.1 制造企业物流业务运作模式发展状况
  (1)企业内部普遍拥有一定的自营物流基础设施。2006年我国物流统计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制造业重点调查企业的平均使用仓储面积为12万m2,其中平均自有仓储面积为7.2万m2,占总仓储面积的60%:平均租用仓储面积为4.8万m2。占总仓储面积的40%:货运车辆平均拥有量为58辆,装卸设备35台。可见我国制造企业的自营物流基础设施占有相当的比例,企业物流自营模式仍然是企业主要的物流业务运作模式。
  (2)制造企业物流外包速度加快,产业融合与联动趋势更加明显。据对重点制造企业的调查,2006年销售物流外包以5%~10%的速度增长,运输与仓储外包以10%~15%的速度增长,运输业务委托第三方已占企业运输业务的67.1%。企业物流外包由简单的运输、仓储业务环节向增值服务和一体化物流模式延伸,制造企业物流外包速度在不断加快:与此同时。物流企业为制造企业提供一体化的供应链服务,参与制造企业生产、供应和销售物流的全过程。这表明制造业与物流业互相联动、融合发展已成为制造企业物流发展的新趋势。
  (3)制造企业物流外包比例虽然逐步增加,但外包的深度和广度仍有限。制造业物流作为社会物流的主体,外包速度逐步加快,自1991年以来制造业物流总额年均增长23%以上。尽管企业物流外包的比例逐步增加,但物流外包的深度和广度仍然有限,大部分企业和物流外包商只是停留在浅层次的合作上,即通过合同协议的形式进行短期的合作,物流企业没有完全融入到制造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中去。制造企业物流业务内容外包主要局限在运输与仓储等传统业务方面。其他大部分物流业务如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等仍然处于自营状态。因此,现阶段我国制造企业物流外包的总体水平不高。
  1.2 制造企业物流组织机构发展状况 近年来制造企业的物流组织机构不断改革,逐步向高层次的形式转变。计划经济时期,企业没有单独的物流管理部门,各种物流管理职能分散在采购、生产、销售等部门中。随着企业对物流重要性认识程度的加深,逐步建立起了企业物流管理部门,并由该部门来统一组织和实施企业所有的相关物流业务。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逐步转变企业的经营和盈利模式,开始把物流业当作企业的重要利润增长点,把企业原有物流组织机构和物流业务由母体公司剥离,组建新的物流企业,或与其他企业联盟共同组建单独的物流企业。新的物流企业不仅为自己企业服务,还将为其他企业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
  1.3 制造企业物流运营绩效考核体系构建发展状况 随着企业对物流重视程度的加强,企业对物流运营绩效体考核也越来越重视。目前,大部分企业都意识到只有建立科学有效的物流运营绩效考核体系,才能做到对企业物流成本的有效控制。各企业都投入精力建立起了其物流运营绩效考核体系,尤其是外资企业,经过多年的实践都具备自己的一套成熟的物流运营绩效考核体系。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先进技术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企业物流运营绩效考核,如电子数据采集技术、绩效评价软件、智能分析系统等。这些先进技术的应用,使得企业物流运营绩效考核体系越来越成熟,功能越来越强大。这从另一方面促进了各企业建立自己的物流运营绩效考核体系的积极性。

回答2:

还不错吧!物流的发展是快速的!随着经济的发展,物流也在足步提升、进化!而且、物流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说,物流的发展会一直持续快速发展的。前景是光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