惧是形声字,“惧”左形右声。“忄”是形旁,“具”是声旁。惧:心里害怕的意思。
惧,形声字。篆文的右边是一只类似鹰隼的大鸟,正瞪着锐利的双眼,左边是一颗心,合起来就表示鹰隼一类的大鸟双眼锐利,令人害怕。汉字简化后,右边大鸟的形象消失,被简化成“具”,但意义不变。
惧的用法如下
1、惧怕
造句:麦吉在这次电话会议上表示,他不惧怕被驱逐,还表示他跟其他美国外交人员将继续在津巴布韦各地巡视,把他们观察到的任何滥用职权行为公诸于众。
解释:害怕。
2、恐惧
造句:当我们想起自己或那些我们曾珍视的人对我们犯过的错误时,诸如痛苦,怨恨,罪恶感,愤怒和恐惧等感情就会充斥我们的身体。
解释:惧怕:~不安。
3、忧惧
造句:针对无辜美国人发动的恐怖的大屠杀让所有理性的心灵都深感震惊和愤怒,忧惧令人们呆立无语,奔泄的泪水无法洗去我们心底深切的悲痛。
解释:忧虑害怕。
4、畏惧
造句:那些在临终之际要有亲朋围簇的人之所以如此,原因是他们对独自度过临终时刻心存畏惧,感到无力。
解释:害怕:无所~。
5、疑惧
造句:莉莎正心里有气,因为她正在厨房里做圣诞节布丁,娜娜的荒唐的疑惧,使她不得不丢下布丁,走了出来,脸上还沾着一粒葡萄干。
解释:疑虑而恐惧。
惧的汉字故事:临危不惧
孔子带着学生周游列国,路过匡地。因为他的相貌与当年侵犯过这里的阳虎相像,加上他的学生颜回说起当年跟着阳虎来此的情形,激怒了匡人。于是,他们被匡人重重包围,不得脱身。
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子路被冲散了,他担心老夫子受不起惊吓,急忙冲入包围。不料孔子竟谈笑风生,而且还弹着琴,神情并不沮丧。子路问:“老师, 你怎么还有这样的兴致啊?”
孔子答道:“我跟你说,在水中来去,不怕蛟龙的,是渔夫之勇;在野外来去,不怕虎豹的,是猎人之勇;面对着雪亮的刀枪,不怕死向前冲的,是战士之勇;掌握自己命运,认识当前局势,临大难而不惧的,是圣人之勇!”
后来,人们从孔子的话中提炼出“临危不惧”这个成语,强调在危急关头毫无畏惧、从容不迫。
“惧”是形声字。
[解释]:“惧”左形右声。“忄”是形旁,“具”是声旁。
惧
拼 音 jù 部 首 忄 笔 画 11 五 行 木 繁 体 惧 五 笔 NHWY
害怕;恐惧:畏~。毫无所~。连我也~他三分。
扩展资料
详细释义
〈动〉
1、(形声。从心,瞿声。本义:害怕,恐惧)
2、同本义
惧,恐也。——《说文》
是以举天下之人,皆恐惧振动惕栗,不敢为淫暴。——《墨子·尚同中》
楚兵惧,自 秦归。——《史记·屈原列传》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左传·庄公十年》
故有知非以虑是,则谓之惧。——《荀子·解蔽》
喜怒哀惧爱恶欲。——《礼记·礼运》
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又如:惧思(因恐惧而慎重考虑);惧选(害怕获罪);惧高症(心理学名词。身处高处所产生的过分恐惧反应,不敢往下看、双腿发软、颤抖或晕眩等)
3、[形]∶惊慌失措的样子 [frightened out of one's wits]
闻叔孙通之谏则惧然,纳 曹相国之对而心说。——《汉书·惠帝纪赞》
4、恐吓
危以动,则民不与也;惧以语,则民不应也。——《易》
围徐以惧 吴。——《左传·昭公十二年》
“惧”是形声字。
[解释]:“惧”左形右声。“忄”是形旁,“具”是声旁。惧:心里害怕的意思。
惧是形声字,左形右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