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穆宗同治帝死的时候没有儿子,按照封建社会父死子继的原则,爱新觉罗家的大宗在此时没有继承人,这种情况下,需要过继一个儿子,也就是所谓的小宗入继大宗。封建社会过继儿子是有规则的。首先,必须跟被继承人的血缘关系较近,最近是亲侄子,最远不能出五服。其次,需要保证过继后,原来的小宗不能因此绝嗣,所以独子一般不出继。最后,汉族人的话,嫡长子一般不出继,不过满族人不太讲究这一点。
按照这个原则,给同治帝在五服内过继嗣子,必须是仁宗嘉庆系的子孙,最好是宣宗道光系的子孙,更好是文宗咸丰系的子孙。然而现实情况是,同治13年的时候,找不到可以过继的人。同治帝的父亲文宗咸丰帝只有二子,次子生下来就死了,所以同治帝没有亲侄子。往上到同治帝的爷爷宣宗道光帝,有9子,1,8,9都没有亲生的儿子,2,3早夭,咸丰是第4子,5子惇亲王出继,6子为恭亲王,7子为醇亲王。从血缘关系上,5,6,7三位王爷家谁有孙子都可以过继给同治帝当儿子,然而他们三人当时都没来得及生出孙子。再往上到同治帝的曾祖父仁宗嘉庆帝,有5子,长子早夭,道光是次子,3子没有儿子,4子虽然有儿子但是没有孙子,5子年龄较小且有子有孙,但当时还没来得及生出曾孙,也就无法过继给同治帝。所以替同治帝立嗣这件事在同治13年12月初5日无法完成。唯一一个在宗法制度上符合条件的是道光帝的长子奕纬有一个过继的儿子载治,载治有一个儿子溥伦,如果载治是亲生子,则溥伦为皇位第一继承人。可惜载治模敏是过继的,并且不是嘉庆系的子孙,只是乾隆系的子孙,他的儿子从血缘上与同治帝是出了五服的。所以道光帝的儿子们(近支宗室)都反对。
所以只能先暂时不管同治帝,而给其父咸丰帝过继一个儿子,将来这个儿子生了孙子再过继给同治帝。咸丰帝的亲侄子当时有9人,出身于5,6,7三位王爷家。按照顺序,五王爷惇亲王已经出继,他的5个儿子在宗法制度下已经不是道光系的子孙,只能往后靠。六爷恭亲王有两个儿子,但次子载滢已经过继给了八爷,所以六爷家当时只剩下独子载澄,并且六爷当时已经42岁,如果载澄出继,六爷以后绝嗣的概率太大。七爷醇亲王当时有2个儿子,除长子夭折外,次子就是后来的光绪帝,3子当时刚生下来没多久。由于满族人不太讲究嫡长子的问题,所以七爷的这两个儿子都是符合过继条件的,因为第3子还没满周岁,怕折腾半天过继过来再夭折了,并且七爷当时35岁,就算小儿子夭折了也有很大机会再生儿子,所以就确定了次子光绪做为皇位的继承人。这个结果,于公,慈安太后及道光帝的儿子们都不反对,而不论于公还是于私,慈禧太后都乐意,因为光绪帝的生母亦是慈禧太后的亲妹妹。因此皆大欢喜。
唯一不欢喜的,就是同治帝的遗孀阿鲁特氏。本来应该成为皇太后的她,现在成了皇嫂,身份尴尬。当然了,她可以熬到光绪生了儿子,那么旦历枝这个儿子在宗法上就是她和同治帝的儿子。然而,光绪当时虚岁只有四岁,等生出儿子不知道猴年马月。再者,整个咸丰朝,近支宗室被排挤出权力核心。当权的郑亲王系,虽是皇族,却相当于是咸丰帝的外戚。咸丰嫡妻孝德显皇后是端华和肃顺的外甥女,咸丰继妻慈安太后是端华嫡福晋的内侄女。辛酉政变看似是两宫皇太后和恭亲王铲除顾命八大臣,实则是近支宗室忍了旁支宗室11年后的一次大反扑。在这个过程中,慈安太后成了决定双方胜负的关键。因为不论谁执政,她都稳如泰山。当然,最后她还是选择自己亲自执政,这样更稳。也因为这一层关系,慈安太后在同治年间为郑亲王系稍微拨乱反正了一下,从而使自己的执政更加名正言顺。而阿鲁特氏立为皇后,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她是端华的外孙女。这个身份就决定了,无论她在同治帝驾崩后是否当上皇太后,都无法融入最高政治决策层。最后,阿鲁特氏的父亲是满清历史上唯一的蒙古状元,家学渊博,当然也烂唯就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那时候对女性最高的道德标准就是殉节。这三个原因,后嗣问题,政治待遇,道德标准,也终于压垮了阿鲁特氏。
最后,光绪继位时有一个约定,将来他生的儿子,是要过继给同治帝为嗣的。也就是说,如果光绪帝有亲生的儿子继承皇位,这个儿子在宗法上是同治帝的儿子,仅是光绪帝的侄子。当然了,最后光绪也没生出儿子来。溥仪继位的时候是过继给同治帝为嗣,只不过这样一来,光绪又绝嗣了。所以按照清末民间的习俗来了一个“兼祧两房”。所以溥仪一共有两对父母,同治帝后是他的嗣父嗣母(宗法上最大),光绪帝后是他的祧父祧母,反而亲生的父母在宗法上只是他的堂叔堂婶。
1875年,18岁的同治帝得了天花让烂,一命呜呼了。由于同治皇帝没有儿子,大清王朝立时面临没有合适人选继承王位的严重问题。
突然丧子竖激的慈禧根本来不及悲痛,为了继续把持统治大权,这位权欲熏心的皇太坦纤漏后立即宣布:由醇亲王的儿子载湉继承皇位。这就是后来的光绪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