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行的历法:
一个是公历(也就是国际上大多数国家使用的,术语叫格里高利历),是一个纯太阳历。
一个是中国传统历法,现在称为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
由于中国的传统历法是一种阴阳合历,所以中国传统节日,在阴历部分和阳历部分都有。
比如端午节,中秋节,元宵节,重阳节,春节(古时称为元旦)······这些都同阴历的月亮有关。因为古时的每个月,就是月亮绕地球一圈的时间,而这些节日都固定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八月十五,正月十五,九月初九,正月初一。所以这些节日都与月亮有关。
而像清明节,春节(古时春节是在立春日),冬节(冬至日)等,则是中国传统历法中的阳历节,这个在古时以“月”为主要记日期的传统历法中,每年的日子是不固定的,但是到了现在以公历为主的历法中,则每年基本固定在4月5日,3月21日,12月22日。这些节日都是与太阳的运行有关,属于传统历法中的阳历部分。
另外传统节日中的元旦(正月初一新年,属阴历),春节(立春节,属阳历)则由于国家对历法的选择原因,日期发生了变化,古时的元旦,现在成了阳历年的1月1日,而古时的春节变成了阴历正月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