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以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2024-11-12 22:49:58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有以”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有道理,有规律,有所作为,有什么。表示具有某种条件、原因等。

基本字义:

1、会意。金文字形,从又(手)持肉,意思是手中有物。

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襄公十一年》:“有备无患。”

译文:事先有准备,就可以避免祸患。 

2、存在

出处:春秋战国老子·《老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译文:天下万物的存在是有名有形的,但有名有形的万物必定要以无名无形的"道"作为根源。无才是天下万物的本原。

3、取得,获得,占有

出处: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译文:如能占为已有,这将为称王打下基础。

4、相当于“或”,或许

出处:战国孟子《鱼我所欲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有,或,有的人)。”

译文:因此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 出自战国孟子《鱼我所欲也》

二、以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金文字形,象人。本义:用

出处:春秋·孔子《论语》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译文: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做些什么事情呢?

2、凭借;仗恃

出处:战国·韩非《韩非子》:“富国以农,距敌恃卒。”

译文:如果要想使国家富裕就要依靠农业,如果要拒敌于国门之外就要依靠军队。

3、认为,以为

出处:春秋战国·列御寇《列子·汤问》:“我以日始出。”

译文:我认为太阳刚刚升起。

4、做,从事

叶绍钧《倪焕之》:“教育事业最有意义,情愿终身以之的。”

5、原因,缘故

《诗·邶风》:“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译文:为什么居留长久?一定有原因难表达。

6、把,拿 ——表示对事物的处置

出处:南朝·佚名《世说新语·自新》:“俱以情告。”

译文:把所有的真实情况都告诉你。

7、依,按,凭 ——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或前提。犹言凭、根据

出处:清·龚自珍《病梅馆记》:“以其智力为也。”

译文:能够凭借他们的智慧、能力做得到的。

8、在,于 ——表示行动的时间、处所或范围

出处:清·梁启超《谭嗣同传》:“以八月十三日斩于市”

译文:于8月13日在街头斩首。

9、因为,由于 ——表示行为产生的原因

出处: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吾以捕蛇独存。”

译文:可是我却凭借捕蛇这个差事才活了下来。

10、和,而 ——表示并列关系

出处:清·周容《芋老人传》:“载以来。”

译文:多年以来。

11、则,那么 ——表示条件关系

出处:汉·刘向《战国策》战而不胜,以亡随其后。

译文: (如果韩魏)战胜不了秦国,那么(秦国)将使他们后面的追随者灭亡

12、才

出处:宋·苏洵《六国论》:“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译文:想起当初祖父,冒着风霜雨露,斩断荆棘开辟,才有了现在这点立足之地。

13、表目的或结果等

出处:春秋战国·列御寇《列子·汤问》《列子·汤问》:“智叟无以应。”

译文:河曲智叟是那个嘲笑愚公的聪明人,即住在河的拐弯的地方的聪明老头。 

14、用在单纯方位词或时间词之前,表示时间、方位、数量、质量、范围之类的界限

出处:清·姚鼐《登泰山记》:“日观以西峰。”

译文:在西峰观看日落。

扩展资料

一、以字形演变

二、以组词:以前、以为、以及、以便、以资。

1、以来:[yǐ lái] 

方位词。表示从过去某时直到现在的一段时期。

2、以外:[yǐ wài] 

方位词。在一定的时间、处所、数量、范围的界限之外。

3、以上:[yǐ shàng] 

表示位置、次序或数目等在某一点之上;以上的词义类似大于等于但不完全等同于大于等于;在程度,阶段这类无明显界限或界限不明显的使用场景,以上等同于大于等于。

4、严阵以待:[yán zhèn yǐ dài] 

整饬阵容,做好战斗准备,以迎击来犯之敌。

回答2:

  有以……无以……,是文言文的一种句子结构,因句子的内容不同,意思不完全一样。
  总体来说,有以、无以的“以”,是一个介词结构的省略形式,相当于:有……可用来、没……可用来。比如说“有以重报母”,意思是:有机会可用来报答大娘,可翻译为:将来我有机会重报大娘的。再如“无以为报”,意思是:没有什么东西可用来报答。“以”作为介词,省略宾语,表示凭借某个条件。具体是什么条件,要根据前后文理解。‍

回答3:

有以 yǒu yǐ
1. 有道理;有规律。
例:《诗·邶风·旄丘》:「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2. 有所作为。
例:《老子》:「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
3. 有什么。
例:《孟子•梁惠王上》:「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4. 表示具有某种条件、原因等。
例:《史记•淮阴侯列传》:「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